上海“90后”书记:卖相打扮被品头论足,“可以加班,但不能不睡懒觉”

03.05.2021  05:20
2021 05/03 05:04 分享 返回

  因为人口普查的缘故,去年底的一天,记者和隔壁邻居被同时敲开了门。门口站着一位二十多岁的女孩,扎一个卷曲的马尾辫,自称“居委会的”。麻利地记录了信息后,女孩很有礼貌地道别。邻居这时却忍不住嘀咕:“‘90后’都做社区干部了吗?”。

  “90后”做了社区干部,让人有些惊讶,大概是因为“居委干部都是大妈”的刻板印象太深入人心了。不过,这也侧面反映出居村工作的复杂性——人们普遍觉得,那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年轻人是应付不来的。上海过去10年涌现的“小巷总理”的优秀典型,大多也是富有生活经验的“50后”“60后”。

  可上海的治理基底却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就在不久前的村居党组织换届中,上海4000余个居民区里共涌现了51名“90后”书记。1000余个行政村里,“90后”村支书也纷纷冒头。

  年轻人不光参与社区治理,甚至成了上海基层治理单元的“掌门人”。这背后透射出一座城市怎样的治理逻辑和现实需要?

  记者采访了几位上海居村“90后”书记,或许有助于我们构建一个更加立体的当代社区干部形象,透视当下上海的新型社区关系。

  “就是有点不大像书记……

  ▽

  “书记,侬真时髦。”普陀区桃浦镇同济沪西小区的居民吴阿姨拦住了俞浩泉的电瓶车。她端详来,端详去,眼前这个小伙子长得浓眉大眼,衣服整齐洁净,头发根根直立,还反着光。“就是有点不大像书记……

  自去年底上任同济沪西居民区书记以来,好多居民明里暗里品头论足过俞浩泉的卖相打扮。他既觉好笑,又有些无奈。“我只是穿了一件普通的牛仔衬衫,打了一点发蜡而已。哪里不像‘书记’?

  工作之外的俞浩泉。

  同济沪西小区上一任居民区书记是56岁时从岗位上退下来的,她走后,换上了28岁的俞浩泉。一些老年居民对俞浩泉这个“孙辈”有疑虑。刚到社区那会儿,因为搞错几位老干部居民退休前的行政级别,俞书记还被他们拉到一边苦口婆心地“教育”过。

  可没过多长时间,俞书记开始办大事了。他要改革小区的停车位和绿化结构。小区有92辆车,42个车位,长期供需不平衡。俞浩泉找人画了图纸,如果将小区东西南三侧绿地归并到一起,可以在不减少绿化率的前提下,补足车位缺口。这一方案得到90%以上的居民同意,但仍有33户居民,“不让进门,也不听解释”,俞浩泉为此绞尽脑汁。

  在社区办“大事、难事”遇阻并不足以说明什么。相反,对“90后”书记们来说,这些正是他们进入社区一块最好的敲门砖。

  刚满30岁的范是华,不久前刚从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北梅园社区副书记的岗位上提正。能得到居民拥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范书记可以帮我们装电梯”。

  范是华一有时间,就走到居民中,讨论加装电梯相关事宜。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责任编辑:姚卫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