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古陶瓷修复入选国家级"非遗" 面临人才断层
12月30日消息:“古陶瓷修复必须遵循‘修旧如旧’、‘最小干预’、‘可逆性’三大修复原则,这就跟医生开刀一样,得刀口小,刀法准,出血少。”在41年文物修复生涯中,蒋道银凭借独门的“瓷配瓷”技术,让600多件曾经残破但价值连城的古陶瓷艺术品重新焕发出了光彩。
不久前,沪上的古陶瓷修复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蒋道银便是此项非遗的代表性传承人。
“无心插柳”爱上陶瓷修复
“这是上海在文物修复技艺领域的首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在蒋道银看来,古陶瓷修复技艺的出现得益于上海的有利地形。这里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财富与人才的聚集使上海一度成为中国古陶瓷收藏的“半壁江山”。清末,古陶瓷修复技艺已在社会上初步形成,当时主要用虫胶、树胶和鱼胶作为黏合剂,也有采用锯钉的办法,走街串巷来修补民间一些残破瓷器。开埠后,这里更是古董商云集,古陶瓷极易破损的特性催生了一批专业修复人才,饶鸿发算是这项技艺的鼻祖。蒋道银走上陶瓷修复之路实属偶然。最初,蒋道银从上海戏剧学院舞美设计专业毕业,选择的是留校从事舞台美术工作。1973年的一天,上海博物馆文物修复部到学校来招人,闲来无事的蒋道银就跟着去了,那年,他27岁。到了博物馆,蒋道银很快就爱上了那里清静的工作环境和挑战极大的陶瓷修复工作,自此潜心钻研。
上海博物馆的明成化素三彩鸭形香薰堪称镇馆之宝,每次展出,参观者必定驻足围观,为它富有美感的造型和精巧的设计啧啧称奇。然而,这件文物出土时,只是44块碎瓷片,修复的难度非常高。给了它第二次生命的正是蒋道银。整个修复过程耗费一年有余,经过拆卸、清洗、补缺、打磨、打底、上色、上釉、做旧等多个步骤,这只文物重现神韵。修复后的鸭形香薰闪着油润的光泽,如果在里面焚香,香雾便会从鸭嘴里袅袅而出,美不胜收。
传承技艺面临人才断层危机
这样的例子很多,从业以来,蒋道银修复了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和海外珍贵古陶瓷艺术品600余件,它们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物价值和经济价值无法计算。蒋道银还独门开创了采用瓷片修补瓷器的技术,至今无人超越,被称为中国古陶瓷修复领域第一人。
自己的技艺登峰造极并不能让蒋道银满足,他更关注的是这项技艺能不能传承下去。改革开放后,许多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人转行,仍在一线工作的屈指可数,且大多数年近花甲。这项技艺正面临着人才断层、技艺失传和历史信息失真的现实危机。
“有些人或许觉得,古陶瓷修复不就是把碎瓷片粘在一起吗?其实不然,这是一项综合造型、雕塑、色彩、书法、绘画、化工等的特殊艺术创作。”蒋道银说,与瓷器烧造一炉百器不同,古陶瓷修复必须一件一件精雕细琢。一条看似简单的青花线条,在修复过程中仍然要做到“色分五彩”。修复一件瓷器一般需要几周、几个月,有的甚至需要两三年。“现在外面的诱惑很多,不少年轻人是坐不住冷板凳的。”为了培养新生力量,蒋道银打破以前“传男不传女”、“传子不传婿”的传统,开办了古陶瓷修复培训班,并前往高校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