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保护专家阮仪三与大运河的不解之缘
6月22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由扬州牵头的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运河申遗,八年梦圆,正在扬州参加学术会议的我校阮仪三教授表示:“作为活的遗产,大运河申遗成功是保护的新起点。”
大运河,今天仍在使用
今天仍在使用的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从北到南全长1794公里,穿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道。生在苏州、长在扬州,少年时代与这条长河相伴相依的阮仪三对它太熟悉了:“大运河有悠久的历史,其开端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挖掘的邗沟。大运河沟通了祖国南北,千百年来对维系国家经济命脉发挥了重要作用。大运河催生了包括淮扬苏杭在内的众多重要城市,沿线物质得以丰富,交通得以便利,文化得以交流。以江南地区为例,大运河及其支脉沿线形成了300多个特色城镇,如乌镇过去以产丝为主,太湖镇的刺绣至今仍然名震天下。”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些古镇则成了大城市的休养基地和后花园。”阮仪三说,今天的大运河山东以南河段不仅继续肩负水运的功能,还是江南农田灌溉之源。此外,运河是由很多河道组成的,比如在南浔有三条河道,既方便了交通,也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和河道分流的需要。
可是,大运河的人为破坏同样严重。阮仪三说,在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古桥纵横、河埠林立、古屋比邻、商铺连绵、巷弄交错的运河风光已经或即将成为记忆。幸存下的各种闸坝、桥梁、码头及其他古建筑也日益成为城市丛林中的孤岛,众多的地方戏曲、民间传说和民俗等非物质遗产也在濒临消失或已经消失。还有,当运河“申遗”近年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时,就有人提议把古老运河建成“水上高速”,甚至有计划投资数千亿元重新开挖湮没的古河道,重建分水工程,重现昔日辉煌。阮仪三说:“一提到保护,很多地方就想到重建,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重建规划不当,反过来又是对‘原汁原味’的一种破坏。”
(微山湖上南阳古镇附近京杭大运河航道上的船队)
运河保护,不仅仅是建筑遗存
为此,2006年6月,旨在保护运河沿线历史城镇的“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成立,希望梳理出运河调查的一种研究思路和有效方法。这年夏季,基金会组织队伍,顺着运河沿线四个不同时期的“运河之都”——扬州、淮安、聊城、济宁及其所属的城镇,在当地政府配合下,深入到运河的古镇古村,重点考察了大运河的现状、保护价值和保护措施。接着,又在2007年6月第二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在上海成立了“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观察站”,立足于沿运河历史街区的保护监督,并将观察的结果定期反馈给相关部门,为大运河的保护建立起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一个合作的研究空间和一个上下结合的监督网络。
运河踏访让大家深切认识到,很多人喜欢把“世界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挂起钩来,“这是最大的错误”。阮仪三说,文化遗产核心的评价标准是有多少古老的东西保存下来,是文化有否延续,也就是还有多少“原汁原味”的东西,在他看来,“保护运河沿岸的民风习俗,也许比保护一幢建筑、一件文物更有价值。”在台儿庄,阮仪三听说当地有个纤夫村,激动不已。因为运河,这个村世世代代男丁都以纤夫为职业。在天津运河边的小镇,阮仪三的弟子李红艳博士发现,当地很多人还保留了朝拜娘娘庙的习俗,还会自豪地称自己是“运河人”。她感慨:“其实,世界遗产的保护更多应是保留,而不是更新。想一下,如果小镇动迁了,还有谁会说自己是‘运河人’呢?”
(2006年,阮仪三教授指导研究生开展大运河调查)
复建整修运河古城
1938年的台儿庄之战让这座运河古城毁于战火,今天如何重现这处“江北水乡”历史风貌,阮仪三与博士顾晓伟、王建波,硕士李文墨等人做了认真的探索。2008年,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了《台儿庄古城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台儿庄古城区沿街及重点景点建筑方案设计》,经过当地政府和民众的辛勤努力,原来已破败不堪的台儿庄古城已有了全面的整修和恢复,不久也成为兴旺的旅游景区,特别是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台湾同胞,因为这里还是当年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主要战场,台儿庄大捷是那一代人的骄傲。
阮仪三还带领姚子刚博士等保护和整修了运河上另一座不太为人所知的南阳古镇。大运河进入了山东境内的微山湖后与湖体相融,运河穿越湖中,有孤岛南阳,就成为当年大运河航船在湖中停泊、休整、补给的基地。南阳岛留有康熙、乾隆南巡的驻地与行宫,有酒肆、饭庄、客栈,也有政府行辕和粮仓货栈,更有天妃宫等各种庙宇以及富户、商家。南阳是一个长岛,老运河穿腹而过,四周湖水宽广,风光佳丽。由于大运河现在还在通航,但船只增大,主航道已偏离,南阳稍显冷落,也因此未遭受现代建设破坏。这项规划和整治,使南阳又获得了生机,老建筑、老街、老店铺的原样修复,名胜古迹的重新彰现,使南阳古镇在微山湖上崭新绽放。
因为调研、保护大运河沿岸古城、古镇、古村落的成绩突出,2008年阮仪三教授主持的“大运河保护和研究”项目获2008年国际规划师协会(ISOCARP)颁发的第二届杰出成就奖。
(邵伯镇河沿上的镇水铁牛)
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是扬州,因为运河修浚的第一锹土是在扬州开挖的,阮仪三表示,八年来,作为中国大运河发源地的扬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担当勇挑牵头重担,足以说明扬州是一座历史厚重、人文笃醇的文化古城。“历史记录昨天,历史也启迪今天。”阮仪三表示,信奉历史的真实性、坚守文化的纯洁性,才能将大运河这份沉甸甸的活体文化遗产保护责任担当起来,让大运河再活一个两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