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2天发表4篇CNS文章
近年来,中国基础研究进步明显,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中国科学家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也越来越多,部分研究领域经常会有重大突破性进展。
《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和《细胞》(Cell)作为目前国际上最顶尖的学术期刊,每期发表文章数量都很少,发表文章基本也代表了相关领域的顶尖研究成果。此前,青塔已经多次报道了2018年前4个月中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发表的部分CNS文章。
进入5月份,这种势头依然非常强劲。仅最近2天,中国科学家以第一完成单位或主要完成单位共发表4篇CNS文章,表现强势。
这4篇文章分别是:浙江大学张林教授团队和中科院金属所卢柯院士团队各发表一篇Science;清华大学和郑州大学合作发表一篇Nature;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高璞研究组发表一篇Cell。
浙江大学张林教授团队发表一篇Science
最近,浙江大学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制备薄膜的新方法,使纳滤膜原本光滑的表面“长”出图灵结构,从而将这一广泛用于水处理的分离膜性能提高了3到4倍。
图灵结构由英国著名科学家图灵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最早用来描述生物界一些规则重复的特殊斑图。浙大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张林教授团队在纳滤膜表面的这一成功尝试,是图灵结构首次从理论巧思转变为应用领域的实际构建。成果相关论文于5月4日发表于著名期刊《科学》。
这一技术产业化前景看好。张林说:“只需在现有工艺中多一道添加聚乙烯醇的环节,几乎不用改变生产线,就能实现更高效的纳滤膜的生产。”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2014级博士生谭喆为本文的第一作者,张林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陈圣福教授、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兼职教授高从堦院士和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彭新生教授合作参与了课题研究。
论文链接: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0/6388/518
中科院金属所卢柯院士团队再发Science
金属晶粒细化至纳米尺寸可以大幅度提高其强度和硬度,但是由于引入了大量的晶界,纳米金属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变低,晶粒长大倾向明显。在一些纳米金属,如纯铜中,纳米晶粒甚至在室温条件下即发生长大。这种固有的不稳定性一方面给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带来困难,另一方面也限制了纳米金属的实际应用。
最近,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万人计划”科学家工作室卢柯研究员、李秀艳研究员及其指导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学院研究生周鑫的研究发现,对于塑性变形制备的纳米晶,其显著不稳定只在一定的晶粒尺寸范围内发生,之后随着晶粒尺寸的降低,其稳定性不降反升。该成果于2018年5月4日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
超高稳定性纳米晶的发现,不仅对于我们理解纳米晶的变形机制以及晶界在纳米尺寸下的行为非常重要,同时也展示了发展高温使用的纳米晶的可能性。
论文链接: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0/6388/526.full
清华大学和郑州大学合作发表一篇Nature
2018年5月3日,郑州大学孙莹璞研究组,清华大学那洁研究组及清华大学颉伟研究组合作在Nature发表题为”Chromatin analysis in human early development reveals epigenetic transition during ZGA“的研究论文。
该论文揭示了哺乳动物ZGA染色质转换的保守原理,而且有助于提高我们对人类早期发育和体外受精过程中表观遗传重编程的理解。该研究不仅展现了人类胚胎中动态染色质景观的全局观点,而且还揭示了ZGA中可能在人类和小鼠之间保守的表观基因组转换。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8-0080-8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高璞研究组发表一篇Cell
2018年5月3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高璞研究组与纽约大学Gao Ang研究组合作在Cell发表题为”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Non-canonical Ubiquitination Catalyzed by SidE“的研究论文。
该论文报告了单独的SidE的晶体结构并且与泛素,NAD和ADP-核糖复合结构。这些结构显示了这种多功能一体泛素化机制的许多意想不到的特征,并为许多以前的功能观察提供了结构性解释。此外,结构和生物化学结果也为底物识别的分子机制以及SidE蛋白的两个反应步骤提供了新的见解。
论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8)30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