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大家庭发现新物种 为活化石“海南缺翅虫”
29.10.2015 10:11
本文来源: News.Online.Sh.Cn
新物种的体型微小,需显微镜观察。
昨天上午,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昆虫学研究室李利珍教授与青年教师殷子为向外界通报,他们发现稀有昆虫物种——“海南缺翅虫”。据悉,该发现可能对地质学、医学产生深远影响。
在海南考察的意外发现
殷子为介绍,这次发现纯属机缘巧合。今年1月,他随研究室团队来到海南省内五指山西部的鸣凤谷地带进行考察。在进行昆虫采集时,一名成员发现了一根直径长达1米多的朽木。根据经验,团队判断该朽木内寄生了许多体积细小的昆虫,有不少稀有目类。他们耐心地将朽木劈开,采集样本。经过多天的努力,他们清理了蚁巢、蜈蚣等后,竟意外发现了缺翅虫标本。
缺翅虫是一类稀有的原始昆虫,属于孑遗类群,被称为昆虫纲中的“活化石”。缺翅虫直到20世纪才被发现报道,迄今全球仅记载1属39种,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直到1974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黄复生研究员在西藏察隅地区科考中发现了我国的第一种缺翅虫,定名为“中华缺翅虫”。
这次由上海师范大学昆虫研究室的人员发现的海南缺翅虫是继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我国大陆发现的第三种缺翅虫,该新种的发现为探讨缺翅虫的演化历史和分布规律提供了新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需要相关学科专家合作
李利珍表示,此次“海南缺翅虫”的发现或对医学和地质学等学科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研究中,他们发现“海南缺翅虫”的生殖结构与马来西亚的缺翅虫高度相似,这就为东南亚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漂移理论提供了新的证据。
同时,他也期待这次的发现能对医学产生影响。研究室之前发现的某种毒隐翅虫在白鼠实验中被证明有显著的祛疤效果。“相关后续研究还在逐步落实,这还需要相关学科专家的共同合作”。
本文来源: News.Online.Sh.Cn
29.10.2015 10:11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