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市公共场所控烟状况》发布

21.04.2016  11:16

  《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实施6年以来、特别是2015年度依法控烟进展和相关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2010年3月1日起实施的《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规定13类场所全面禁烟,5类场所除吸烟区外的其他区域禁止吸烟,以法律形式规定了违法吸烟行为将承担的法律责任。在此基础上,本市建立了由健康促进委员会(爱卫会)牵头,12个控烟监管执法部门组成的控烟工作组织管理体系,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场所自律、行政监管、人大督导、社会监督、专业监测和舆情评价”相结合的依法控烟工作机制。

  6年来,全市控烟志愿者以巡访公共场所控烟状况、开展控烟劝阻和宣传为目的,共检查各类公共场所22万户(次)。各控烟监管部门加强联动、破解难点,使本市依法控烟的监管执行力持续多年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共检查各类公共场所2001407户(次),责令整改23370户(次),整改到位率89.5%;立案处罚并罚款案例数基本实现逐年上升趋势,共罚款场所971家、个人482名,罚金共计1871240元。

  控烟社会宣传、支持和参与氛围基本形成且不断趋好,依法控烟成效初步显现,无烟场所创建和室内全面无烟环境立法工作不断推进。《条例》知晓率保持77%以上、支持率保持94%以上,法定禁烟场所的吸烟发生率由《条例》实施前的37.6%持续下降至2015年的13.1%,劝阻率由实施前的19%提高至36.1%。

  从5个方面通报具体情况:

  第一、控烟监管执法进入常态,累积正向效应持续发挥作用

  2015年,公安治安、文化执法、卫生监督、食药监、交港执法等5个主要执法部门,共对201家违规场所和148名违规个人进行了控烟立案处罚并处以罚款,罚金总额分别为37.29万元和9350元,与2014年同比略有下降。2013-2015年,每年的罚款案例数波动均在10例左右。整个城市的控烟监管执法进入平稳的常态化管理阶段,市民对《条例》的遵守情况仍在持续好转,城市控烟状况也在持续改善。

  与之相对应的年度监测报告显示:法定场所的整体吸烟发生率继续保持了《条例》实施6年来逐年下降的态势,成功实现“五连降”。2015年继续下降至13.1%,与2014年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与2010年《条例》实施前(37.6%)相比下降24.5个百分点。这是6年来执法部门坚持不懈地开展控烟宣传、执法行动,进而持续累积的正向效应发挥积极作用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3大公认的控烟“重灾区”中,娱乐场所和网吧实现了违规吸烟发生率的下降,与2014年同比分别下降4.9和5.3个百分点,其中娱乐场所更是实现了2013年以来的“三连降”;而餐饮场所的吸烟发生率虽略有回升(上升2.1个百分点),但仍比2013年同期低4.3个百分点。

  第二、无烟环境建设不断深化,机关控烟工作体现示范效应

  2015年,各级健促委聚焦目前为非法定控烟场所、但人群密集的商务楼宇和工业园区楼宇,由各区县分别指导2-3家开展无烟环境创建活动,为室内全面无烟环境立法做好基础性工作。市控烟协会研究修订了新版市级无烟单位创建标准,建立起两年复评审制度,促进无烟环境创建的长效机制和常态化管理初步形成。

  根据中办、国办2013年12月29日印发的《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2015年市健促委、卫计委会同机管局,继续在市政府3个集中办公点执行控烟季度检查、排名、通报和公示制度。同时,部署并指导17个区县(包括原闸北区)开展区县政府机关集中地的控烟每季度检查、打分工作,所有区县的检查结果均以文件形式通报至相关委办局进行整改,并报送至区分管领导,由同级机管局通过一定形式公示,如:在政务网通报,在机关公示栏和食堂醒目处张贴等。自2014年起开展的无烟机关创建工作继续得到各区县、街镇政府的响应:除原闸北、静安两区合并中、机关数量暂时无法统计之外,全市15个区县共有663家委办局和街镇机关承诺遵守中央两办“禁烟令”要求,按照标准启动无烟机关创建活动,承诺创建率达70.2%;其中299家机关已成功完成创建。另外,为激发重点人群的控烟示范引领作用,去年9月起市健促办首先在全市机关在职公务人员中开展戒烟比赛,已有1211名机关公务员积极报名参加,目前他们正在戒烟门诊专业医师、12320戒烟热线和健康促进部门的帮助下实施科学戒烟。

  本市卫生计生系统无烟环境创建在国家卫计委组织的第5次全国无烟卫生计生系统暗查评估中继续保持第一,实现“两连冠”。2015年,针对全国暗查及自查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市卫计委、市健促办在市级层面和17个区县分别抽取卫生行政部门、公共卫生机构和不同等级的医院共125家单位进行暗访式监测评估,对存在问题的8家单位予以点名批评和督导整改。结果显示:2015年全系统的总体控烟状况比2014年有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各区县综合得分均在89分以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得分均在69分以上。

  第三、《条例》修订论证继续推进,无烟环境立法有望实现突破

  2015年,市健促委继续围绕室内全面无烟环境立法这一重点,持续开展上层倡导和社会动员,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立法推进工作。利用与市政府法制办联合办理无烟立法书面议案的契机,系统梳理《条例》实施以来公共场所控烟状况和全人群吸烟率的变化情况,印证了本市无烟立法的可行性,提议立法部门加快推进《条例》修订。借走访答复政协委员控烟提案和举办第三届无烟集体婚礼之机,争取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迟立明、著名电视主持人骆新等文化界人士以各种方式支持上海控烟工作。面向一线执法人员和区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修订的核心条款开展问卷调查,同步进行无烟环境相关知识普及。组织监管执法部门多次召开修订《条例》论证会,就全面禁烟后按照统一标准实施各类场所控烟管理达成共识。组织对机场、铁路站实地调研,就取消室内吸烟室、实现全面禁烟的操作性与管理方建立共识。与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市政府法制办组成调研组赴北京学习无烟立法及执行经验,邀请在京控烟领域专家研讨修订《条例》的可行性。

  目前,本市社会各方已就上海修订《条例》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达成共识,《条例》修订工作有望成为2016年市人大立法计划正式项目。2016年,市健促委、市卫计委将全力争取各界支持,牵头开展《条例》修订相关工作,完成修订前后的数据调查、对比监测和执行评估,及一系列知识科普和配套宣传活动。

  第四、社会监督力度继续提升,无烟传播方法不断推陈出新

  去年3月1日起,全市控烟投诉热线归并入市民热线“12345”,“12345”根据投诉反映的场所类型,按程序转相关监管部门处理;各监管部门原有的监管投诉电话仍然受理控烟投诉。运行一年来,“12345”受理控烟投诉举报电话1420个,各部门接件处理办结率为70%,切实为市民反映控烟问题提供了更快捷的通道;热线对各受理转处部门的考评,客观上也落实了控烟监管问责制。同时,自2012年起推出的志愿者“执法建议书”制度持续发挥作用。2015年,全市志愿者共巡查法定场所59386户(次),向监管部门提出建议罚款案例数为517例,得到采纳169例,采纳率为32.7%。数据显示:提出的执法建议数比2014年增加116例,得到采纳数仅增加8例,大量的案例在执法部门采取行动之前已得到解决,控烟志愿者在为执法部门提供执法线索的同时,其社会宣传与监督效应也在逐步增强。

  2015年,各级健促委在全市主要商业街区、人流密集地组织展版巡展、宣传品发放、普法咨询等主题活动3640场,动员人数近80万,发放宣传品175万份。市健促委联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2014年度上海控烟白皮书;组织开展健康中国行-年度无烟生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举办第三届“上海市无烟集体婚礼”,推出沪上首位控烟形象大使;更新50万份含12345电话的新版禁烟标识,开展百余场“无烟环境建设”能力培训科普讲堂;开设“无烟上海”微信公众号,搭建修法执法与社会监督市民互动平台。各部门也因地制宜开展特色活动:市体育局在大型体育赛事、市民运动会期间进行无烟赛事倡导,市教委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无烟环境网络巡展活动,市公安局动员其控烟执法人员积极参与市级公务人员戒烟大赛,上海铁路局各大火车站点人流密集区开展无烟环境展版巡展活动。

  同时,市健促委聚焦无烟立法专题,主动协调争取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支持,策划开展了多渠道全方位的媒体倡导活动:在电视、电台投播控烟公益视频、音频,在电视、新媒体开展在线访谈,配合新华社上海分社、电视台法制频道、财经频道以不同的视角多角度解析上海控烟综合策略及无烟立法的重要性。531期间依托“上海发布”公众微信号发起的“无烟环境立法”舆情调查得到4万余人响应,94%投票者支持本市工作场所室内全面禁烟,67%面对二手烟困扰时会选择适当方式劝阻,餐馆和工作场所成为“最不能忍受二手烟场所”的前两位。

上海隆重表彰五“十佳”优秀医务工作者庆祝首个“中国医师节”
  广大医务人员为保障2400多万上海市民身体健康和上海城市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人均期望寿命从72.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