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浩专访:发展社会组织 提升工作效能

28.03.2016  22:06

  浦东试点运用社会组织开展工会工作,是否具有可借鉴、可推广的意义?工会工作如何“延长手臂”更好地服务基层?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市总工会主席洪浩。

  问:这两年,上海市总工会力推工会工作社会化试点,这是基于什么考虑,能简单介绍一下初衷吗?

  答:我们之所以推动浦东新区等区县开展这项工作的试点探索,主要是基于前几年,我们招了一批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但调研下来感到路子还没有走宽,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用工方式不规范,存在退休返聘、项目制、派遣制等多种形式;二是缺乏职业发展设计,这部分人员感到没有前途,缺乏工作积极性;三是专业素质不适应,人员结构参差不齐;四是经费投入少,薪酬水平低,导致动力活力不足;五是这种方式仍然是在体制内运行,难以帮助工会组织去除行政化。因此,这支队伍工作效率不高、活力不足,难以持续发展。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决心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主要措施就是运用社会组织的方式,采取购买服务的形式。

  问:前面您提到了运用社会组织,工会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相比,有哪些特点?

  答:我们定义社会组织的基本任务有三个:一是成为工会有关服务管理项目的重要承担者,二是成为党政及社会有关服务管理项目的合格承接者,三是成为工会基层干部特别是“小三级”工会干部的重要来源地。具体操作是以人头核经费、以经费买服务、以项目拨经费。运用这种方式的好处,一是使人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社会工作为新兴职业,其发展前景非常光明,大家感到有奔头;二是激发组织活力,购买服务是竞争性的,服务得好继续购买,服务质量不好我们也可以另选他家,这样能使工会社工组织增强紧迫感,不断自我加压,使效率得以提升。

  我感到这两年实践下来是成功的,工会组织在运用社会组织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迈出重要一步,积累了宝贵经验,这次浦东公惠服务中心入选全国百强社会服务机构就是一个肯定。

  问: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推进工会工作的社会化机制创新,还需要哪些准备?

  答:总结这两年来,各区县尤其是以浦东为代表的区县工会探索实践的做法,我感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启示:

  第一,观念转变是先导和前提。做好这项工作,首先是观念、理念的创新,如果我们仍然局限于原有的条条框框、用以往的惯性思维和做法束缚自己,就很难在实践探索上迈出步子、甩开膀子。各相关区县特别是浦东新区工会,立足于当好排头兵、先行者,充分发扬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状态,围绕观念的转变和创新,推动工会干部特别是工会领导干部解放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力量。这是我们实践探索的思想基础。

  第二,力量整合是基础和保障。推进基层工会工作模式的创新和转型,涉及到方方面面,单兵突进、单打独斗难以取得成果。各相关区县工会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在人财物方面实行倾斜,动员各级工会、各个条线聚焦瓶颈难题进行突破创新,在工会系统内部形成工作合力;同时,要把这项工作放到“大党建”和社会建设大格局中来推进,有意识地争取党政部门及社会组织等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力量,为这项工作的深化提供保障。

  第三,机制创新是重点和抓手。工作要实现长效发展,必须在制度机制建设上狠下功夫。各相关区县工会在推动成立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的过程中,要在区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切实加强顶层设计,组织力量深入研究形成工作方案,建立一整套相互衔接配套的制度办法和工作机制;同时,要注重加强长效机制建设,为基层工会建设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来源:劳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