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森林旅游对促进贫困人口脱贫有天然地缘优势
人民网北京8月16日电(记者蒋琪)今日,2016中国森林旅游节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据悉,今年9月24日至26日,国家林业局、吉林省人民政府将在吉林省长白山共同举办“2016中国森林旅游节”。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表示,多年的实践表明,发展森林旅游,是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最佳途径,是建设生态文明、助推精准扶贫、促进林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截至2015年,全国832个贫困县(含贫困片区县)中,仅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等国家级森林旅游地数量就达到537处,分布在415个贫困县中,约占贫困县总数的50%。“森林旅游具有就业门槛低、辐射带动面宽等优势,通过发展森林旅游,周边百姓‘不离乡、不离土’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和收入来源。发展森林旅游对促进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国家林业局森林旅游管理办公室主任杨超表示。
据了解,森林旅游的发展,实现了从 “砍树”到“看树”、从“卖山头”到“卖生态”、从“卖木材”到“卖景观”、从“把林产品运出去”到“把城镇居民引进来”的历史性转变。2001年,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突破1亿人次,2011年达到了5亿人次,到2015年,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超过了10.5亿人次,创造社会综合产值达7800亿元。“十二五”时期,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总数达到40亿人次,年增长15.5%。根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依托森林旅游实现增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约35万户、110万人,年户均增收3500元。“通过摸底调查,贫困人口依托森林旅游实现增收的4条主要途径,分别是通过就业实现增收、通过开展个体经营实现增收、通过发展种养殖实现增收、通过资源出租、入股经营等实现增收。”杨超说。
然而,当前的森林旅游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全国不到5%的森林旅游地支撑了森林旅游的半壁江山,一小部分森林旅游地经常为节假日的人满为患发愁,而相当大部分森林旅游地依然是门可罗雀,森林风景资源的利用效率很低。另外,森林旅游基础服务设施薄弱、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以及一些地方存在的重开发、轻保护问题等都是影响森林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更好地满足公众的森林旅游需求,国家林业局将做好以下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快森林旅游地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投融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并通过搭建平台促进社会资本规范地进入森林旅游领域,二是积极培育森林旅游新业态,逐步拓展森林的多功能利用空间。为了进一步发挥森林在教育、体验、养生等方面的功能,国家林业局于今年年初下发文件,确定把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森林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我们确定了第一批全国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基地建设试点单位。接下来,国家林业局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引导、指导和扶持力度,精心打造一批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产品。针对当前公众户外健身需求的不断提高,积极探索森林旅游与健身运动的结合点,比如在林区开展马拉松、徒步穿越、极限运动等,2016中国森林旅游节将在长白山安排举办森林马拉松赛事,正是这方面工作的一次尝试。三是加大宣传,提高森林旅游的社会影响力。我国各类森林旅游地将近9000处,但大部分森林旅游地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中国森林旅游节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宣传平台,通过多途径、多形式的宣传推介,让公众了解祖国的好山好水,了解各地有什么自然和文化资源特色,有什么特色森林旅游产品,以及最佳出游线路、最佳旅游季节等。”杨超说。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