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透视】双11爆买的背后

13.11.2015  21:20

说起双十一,市民吴先生就忍不住吐槽,太太惊人的囤货力。这不,去年囤的还没用完,今年的战利品又已经在路上。除了化妆品、日用品,还有衣服鞋帽,只能怨自家衣橱不够大。


每年的双11,这样的激情消费并不在少数,而这也透支了双11前后的一段时间内的市场消费力。据市流通经济研究所监测显示,从9月底开始,实体商场超市的销售情况就开始下滑。很多购买需求,在双十一当天,转到各电商平台集中爆发。尤其是一些中等价位的服装,销量暴增。


而双11的消费结构中,确有所需才购物的刚性需求,仅占一半,剩下的一半,都是激情消费和从众性消费。


那么,当天电商喊出的所谓底价,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一些网友反映,确实要比平时便宜些,但所谓的对折有水分,是抬高总价再打折的。


也有剁手族抱怨,爆品数量很有限,瞬间就显示被抢光了。还有消费者吐槽说,有商家浑水摸鱼,双十一卖的价格比平时还贵。像市民张先生看中的一个花盆,11月3日卖3块零9分,到了双11就涨到了3块4毛3。


而黄阿姨双11花57块8毛,拍下的一套睡衣,今天已经跌到55块1了。


中欧商学院向屹教授比价后发现,线上线下商品的价差指数只有0.92。也就是说,平均下来,线上商品价格只是实体商店的92折。从分类来看,服饰在网上卖得最便宜,大概是线下价格的86折,其次是医疗用品、食品和文化用品,网上价格约是实体店的9折,至于软饮、啤酒类等饮料,实体店要卖得更便宜些。


双11走过了7年,越来越多的实体商家开始渐渐适应,并调整经营策略。比如一些品牌实体店,就对线上线下产品进行分类,将库存品放到网上卖,新款则在实体店销售;还有一些实体店会与电商错时促销。因此现在已经很难说,上网买东西就一定更便宜,更何况,网上还不乏山寨货。专家分析,从国外经验看,人们上网购买的通常是服装、家电、图书等标准化产品;而生鲜、体验类、定制类产品和服务,消费者会更倾向于去实体店消费,这应该成为实体店下一步应战的方向。


(看看新闻网记者王潇月、周滢报道;编辑钱叶蓉)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