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能改变别人的也值得去做! 华山医院完成一例器官捐献
7月12日凌晨,43岁的迟换英被转送到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急诊。她是在数小时前上夜班时发病的,当时只是头晕,请假回家后症状越来越重,救护车辗转送到了华山医院。诊断很快明确,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只有3分,呼吸靠呼吸机维持,血压靠升压药维持,抢救持续了近10个小时,神经外科医生郑佳骏在告知患者家属病情不可逆转的同时,也向他们宣传了器官捐献事宜,同时,急诊值班长黄蔚苓向器官捐献工作小组(OPO)报告了第一条讯息。双休日休息在家的协调员张明副教授、吉莉和王政平获悉后立即赶往医院,继续做家属工作。
这是一个从云南昭通来上海打工的农民工家庭,贫穷但善良,不识字但明事理,只是,他们想再等等,等病人已从家乡紧急赶来的儿子一起做最后的决定。
下午,全家终于在急诊抢救室相聚,稍事犹豫,就达成了一致意见,签署完成了《上海市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上海市人体器官捐献知情同意书》等全套文书的签署。在临床判定脑死亡后,张明副教授联系神经外科孙一睿医生和徐轶骅技师进行脑电图和脑干诱发电位检查,联系神经内科邬剑军副教授和神经外科总值班高超进行院内专家会诊,通过市卫计委邀请胸科医院ICU杨敏教授和长海医院ICU朱科明教授进行市级专家会诊,完成了对患者脑死亡的判定程序。医务处王惠英处长和邱智渊处长助理及时召开伦理委员会,获得委员们的一致同意。
晚上8点21分,患者心电图呈现一直线,宣告临床死亡。大家围在患者床旁鞠躬、致哀,表达对她的敬意。冒雨从家里赶来的麻醉科张军教授负责供体器官功能的维护并完成肝移植手术麻醉,肝胆外科陶一峰医生与泌尿外科瞿连喜副教授完成了肝脏和肾脏的获取手术。经过国家卫计委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患者的肝脏和左肾分配给了华山医院,右肾分配给了仁济医院,肝胆外科王正昕副教授团队和瞿连喜副教授团队连夜完成了肝移植和肾移植手术。
夫妻两人7年前离开赤贫的家乡来上海打工,做着最辛苦的工作,租住最便宜的房子,希望能改变自己和儿女的命运。现在,生活刚刚开始稳定,儿女也刚刚成年,却因为突如其来的疾病而无法继续了。但是,如果健康的器官能帮助改变别人的命运,能让3条生命延续,能让3个家庭完整,那也是值得的!在这样一个电闪雷鸣、暴雨滂沱的夜晚,这样一个家庭和这样一群医务人员,携手完成了一曲生命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