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着历史文化的经典老房子如何活在当下?

28.03.2016  07:51

  在2015年完成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审批后,上海目前拥有1058处优秀历史建筑,遍布全市16个区县。“城市里的许多老房子,就是人类的文化、人类文明故事的载体。通过这些载体,我们能够唤起历史的记忆。”在同济大学副校长、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伍江看来,“文化正是在历史的沉淀中越来越丰富,文明也日益走向成熟,这是我们今天珍惜优秀历史建筑的缘由”。

  但没有无缘无故的历史,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千余处老房子何以成就历史,我们又为何亟需挽救它们,这或许是一部分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奥妙。上周末,由中共徐汇区委宣传部、徐汇区文化局、SMG东方广播中心主办的“汇讲坛”在徐汇区“汇展示厅”举行,以“大家·对话”的方式广邀人文名家,举办市民讲座。历史建筑修缮保护专家沈晓明说道:“让公众‘走得进,历史,还能‘听得见,‘看得到,历史,这是激活人类文明故事载体的一种有效方式。

   公共文化记忆是滋养城市人的泥土

  “如果没有徐汇区这些老房子的故事,我不会成为一个作家,因为没有足够的材料让我书写,我很幸运。”陈丹燕把她的幸运归结为一个街区的孕育,是城市里阡陌纵横的道路以及掩于其中的老建筑,让这个5岁随父母来上海时还略带口吃的小女孩,成长为作家。讲坛上,陈丹燕带来一组照片,这些都是她在过往近40年时光里搜罗的城市记忆,有的在当年颇有影响,也有的发生在弄堂拐角。她用娓娓道来的方式阐述———历史优秀建筑之所以成为值得保留的印记,很大程度上缘于它们见证过活生生的人、热腾腾的故事。没有老房子,就没有畅销20年的《上海的风花雪月》,也不会有《永不拓宽的街道》。

  如果说,陈丹燕的私人记忆导向了她的创作,那么在复旦大学教授李天纲看来,许多公共文化记忆则是滋养城市人的泥土,值得大声宣扬给每一位城市人,好让他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将往哪里去”。

  “有些人说,上海不是文化城市,理由是上海的历史太短。但实际上,以‘上海,为名的城市固然才700余年历程,但以松江论,上海可有6000年历史,也许并不逊色于仰韶文化。

  李天纲觉得,要消解“上海无文化”的误解,得先告诉人们上海有哪些独特的文化底蕴。他以徐汇区为例,称其在百余年前已成为全亚洲的文化枢纽。“这里有142年历史的徐家汇观象台,那是全亚洲第一个发布天气预报的地方。现在常说的上海气温是140多年来最高或最低的,因为有据可循,别的亚洲城市都没有。”李天纲历数,在徐家汇小小的几平方公里内,还有上海现存最早的近代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中国最早按“西学东渐”模式设立的学校徐汇公学等;对中国近现代史影响深远的上海交通大学,也发端于这一地区;追溯到近一个世纪,徐家汇还是中国唱片业的发祥地,同时也见证了上海电影在早期占据中国影业的半壁江山。

   历史建筑当“反哺”城市更新

  既然历史里有静海深流,值得今人悉心呵护,那么作为“未来的历史”,我们如今的城市更新是否要就此为保护历史而让步呢?“上海现在所有的解放以前的老房子已剩不多,而我们改革开放至今新建的房子数以十亿亩计。”伍江用数字证明,老房子、老城区的保护与城市更新的现代化建设需求并不矛盾。他提出,我们真正需要思考的,不是该不该保护优秀历史建筑,而是怎样让保护彰显价值。

  就在“汇讲坛”上,两位主持人、全国金话筒得主秦畅与海波告诉现场市民,他们正身处一座市级优秀历史建筑内。“汇展示厅”位于南丹路40号,此处是徐汇区区政府2号楼,也是一幢拥有87年底蕴的老建筑。目前,这幢4层建筑的底楼正以“徐汇区汇展示厅”的形式对市民定期免费开放。有市民说,政府能在寸土寸金的徐家汇地区拿出一个楼层作为公共文化空间,这何其不易。而伍江认为,“在实体经济谋求转型的今天,‘汇展示厅,可被当成一个文化‘反哺,城市更新的案例;类似的市民讲座,则可视为文化‘反哺,城市更新的鲜活案例。

  沈晓明称自己是“修老房子的人”,近年来的工作状态一直是“越来越忙”,因为有源源不断的历史建筑需要不同等级的保护措施。“但越多参与修缮工作,我越觉得,优秀的公共历史建筑应该让人走得进去。”他说,触摸到有年代感的一片马赛克,就仿佛与历史轻轻握了下手;清晰感知到历史文化的要领,也就读懂了城市穿行于岁月中的固有气质———而懂得这些气质,最终会“反哺”到今人在塑造未来的过程中,让这座城市的文化气质一脉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