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80亩老厂区有45个“二房东” 无从管理转租成了"城中村"

17.07.2015  10:53

原标题: 80亩老厂区里,光“二房东”就45个大场镇红光制革厂层层转租成了“城中村”,多年来一直无从管理

  东方网7月17日消息:“简直难以置信,在上海的市郊接合部,竟还有这样的角落……”“解放热线·夏令行动”开通首日,市民陈先生向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位于制革路上的一个老旧厂区残破失修,成了一个“城中村”。这里生产居住合一,卫生状况恶劣,消防隐患突出,甚至暗藏多家地下熟食加工窝点,仅今年4月,有关部门就取缔了3个……

  老旧厂区出租成“棚户区

  接到来电后,记者来到制革路84号“红光制革厂”厂区。路名取自制革厂,可见这占地80亩的厂区,曾经多么繁荣。可如今,偌大厂区,一片乱糟糟,办证的小广告到处都是。两边的厂房,很难分清是工厂还是居住区。明明是化学品仓库的一排房子,可没走几步就是宿舍,再往前又是一家食品企业。坑坑洼洼的厂区道路上,生活垃圾随意堆放,污水横流,散发出阵阵恶臭。

  厂区最北端,左右两侧原本是制革厂的辅助用房,如今成了集中居住区。东侧,违法搭建密密麻麻,看起来像“棚户区”。西侧,两层楼房前面的空地上,几十根电线横空架设,伸手可及。这些电线从不同的位置接出来,或搭在水管上,或缠在晾衣杆上,或直接荡在空中,缠绕在一起,再穿过墙面上的孔,接入楼内部。即便是正午,楼内也昏暗难辨。狭窄的楼道里,堆满杂物,电瓶车横七竖八地停着充电。墙面上,每户房间都装了单独电表,电线上布满油污……火灾隐患处处可见。

  记者目测,这一片少说住着百余户人家。1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烧饭、睡觉都在一处。一位租客说,这样的房间,租金700元一个月,租住者大多数是附近企业的职工。

   地下熟食窝点隐匿取缔不尽

  厂区厂房,除了一些被租用为仓库外,4家正规的生产熟食等食品企业也进驻其中。周遭脏乱的环境,让人担忧这些企业的食品安全。而一批地下熟食加工窝点,利用老旧厂区混乱的环境做“掩护”,偷偷生产销售,带来更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据大场镇市场监督管理所介绍,这些窝点通常藏匿于厂区的居住区里,夜间加工,凌晨批发出售。由于很难被发现,查处只能依赖举报。2012年,食安部门曾循着举报,取缔了10多个熟食窝点。但好景不长,今年1月,大场镇市场监督管理所再次取缔了2个窝点;今年4月中旬,在复查中,执法人员又发现了3个熟食窝点,现场查获熟食及原材料2吨。

  地下熟食窝点取缔干净了吗?深夜,记者跟随执法人员再次来到制革厂厂区。在最北侧的居住区,记者多次隐隐约约地闻到了卤制熟食的香味。但是,执法人员转了一圈,每个房间大门紧闭,真实情况着实难以掌握。大场镇市场监督管理所表示,会安排工作人员每天夜间来这里巡查,以确保熟食窝点不再滋生。

  45个“二房东”,厂区难制约?

  老旧厂区变成如此这般模样,没人管吗?

  记者多方了解得知,由于企业经营状况不佳,2009年起,红光制革厂陆陆续续地出租厂房和大楼。但是,老旧厂区直接拿来出租,基础设施短缺,因而出现搭建分割、电线乱拉乱接、垃圾乱扔等种种现象。记者看到,整个厂区里,像样的垃圾桶都找不到几只。尽管厂区管理者在多个位置写上了“禁止乱扔垃圾”的提示语,但无济于事。

  不仅如此,红光制革厂对于厂区管理的松懈,也是重要原因。厂区层层转租的现象非常严重。据有关部门统计,厂区里共有“二房东”45个。这些“二房东”究竟将房子租给了谁、派什么用途,作为“大房东”的制革厂并不掌握,也缺少制约手段。对于眼皮子底下的违法行为,制革厂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听之任之。甚至有租客反映,制革厂将物业管理都交给了“二房东”。

  由于脏乱差深藏在庞大厂区内部,这里也成了城市综合管理的“盲点”和“死角”。据悉,制革厂区域已列入南大地区综合改造范围。但是,这一改造究竟何时实施,仍是未知数。在综合改造之前,希望有关部门及时介入,整治环境,清查隐患,保障这个区域的生活、生产安全。

  市郊厂房出租情况相当普遍,有关部门的管理又该如何覆盖这些边缘地带?如何有效治理乱象、杜绝安全隐患?欢迎读者献计献策,请拨打63523600与本报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