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自然》发文:推进基础研究在中国发展
2016年6月2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在Nature(《自然》)发表评论文章“Boost basic research in China(推进基础研究在中国发展)”(Nature 534, 467-469(2016))。现在此发布文章中文译文,同时转载英文原文。
杨卫在本评述中指出,提高科学研究质量,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提升成果转化水平,将奠定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基础。
中国经济增长有赖于创新。开发新技术、提升效率、创造并践行新的知识,均有助于提振经济,服务社会。然而,中国近期的经济减速对国家创新方式提出了换挡的新要求。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的科学研究主体多为短期或凝练技术的研发(R&D)。公共资金支持的大型项目投向有应用前景的或急需的领域,如研制飞机发动机、高速列车、太阳能电池以及新药设计,并期待其成果可在5-10年投入实用。如今,中国应以更长期和更宽广的视野,培育研发及其应用的基础科学根基。
基础研究是指创造科学知识与新技术的研究,这些知识与技术随后能够得以开发、转化和应用。在中国,对基础研究众说纷纭。一方面,基础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见Nature 481, 420; 2012)。据Elsevier的Scopus数据库的统计,中国在全球研究论文中所占份额从1997年的2.5%跃增至2015年的18.8%;另一方面,对基础研究现况也存在批评性意见(见引文1及Nature 463, 142-143; 2010)。例如,有评论指出,在重数量轻质量的评价体系诱导下,中国的大学已经沦为论文工厂。中国科学研究的影响力仍然较低,以中国目前发表论文数领先于各国的化学领域为例,鲜有以中国学者名字命名的化学反应或工艺过程。另外,BioMed Central、Elsevier和Springer旗下的一些期刊在过去两年撤销了中国大陆学者的一批论文,这表明科研不端行为(包括代写论文和虚假评审)在中国依然多发。
与此同时,产业界人士和一些政府官员抱怨,许多基础学术研究(如纯数学或基础物理领域)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缺少关联。2015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中国为55%,而美国在同一时期则高达88%。中国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在其全部研发投入(包括公共部门、工业界和私人的投资)中占比较低,中国只有4.7%,而与之相比法国是24.1%,美国是17.6%,日本是12.6%。
提高基础研究的质量和诚信应成为中国推进国家创新步伐行动的重点。科研质量必须重于数量,而科研诚信是确保质量的最佳途径。技术开发的成功应用将证明对基础研究值得投入更多资源。作为国家支持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政府资助机构——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的主任,我呼吁:今后要持续加强上述三个方面的努力,争取到2020年能有较大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