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博物馆群 上海打造苏州河城市水上风景线
记者从上海市政协区县政协联络指导组与普陀区政协近日联合举办的2015“苏州河论坛”上获悉,普陀区将与苏州河沿线有关区联动开发建设苏州河,全面打造集人文展示、休闲体验为一体的苏州河城市水上风景线,提供水上游览、岸边休憩、码头休闲、岸上活动等多方位立体式旅游体验,形成苏州河市民休闲旅游品牌,使其成为广大市民到苏州河休闲憩歇的理想场所。
据介绍,普陀区是上海中心城区拥有苏州河岸线最长的区,苏州河普陀段形态曲折优美,呈现天然“十八湾”,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如何深入挖掘苏州河文化资源,提升市民亲水休闲的享受度?论坛上公布的普陀区政协的一项重点研究课题报告,呼吁市级层面抓紧制定苏州河布局规划,建议建立“苏州河博物馆联盟”,增加沿线博物馆群的博览体验方式,彰显苏州河博物馆长廊的功能;通过建造水岸回廊、绕行通道、岸边栈道等方式,构建景观步道,力求岸线贯通、畅达,为苏州河旅游和休闲提供充足的滨河公共空间。
建设“城市水上风情线”,需要丰富的娱乐活动作为支撑。与会专家建议开辟若干滨河区域,以市民亲水、夜间文化表演、旅游观光、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体育健身、展览展销等为主要活动内容。如长风地区具有开放滨河空间优势,可以完善休闲业态设置,构建商务消费和文化体验集聚地;长寿地区可以依托M50创意园区,以艺术、休闲、商业的融合并举为特色,构建情景独特、体验奇特的水上艺术体验带,还可以围绕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优化码头、餐饮、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促进苏州河水上旅游与梦清园、浅水湾文化艺术中心的功能联动。
普陀区政协委员通过调研,建言将苏州河防汛墙的防洪功能和苏州河整体景观提升相结合,通过地面铺砖、3D景观墙、动漫故事墙、涂鸦广告墙等方式,突出苏州河“十八湾”文化功能,开发商业功能,增强沿河视觉效果。普陀区苏州河历史文化遗产目前已有51处,课题报告指出,建立“苏州河博物馆联盟”,可以增加沿线博物馆群的博览体验方式,彰显苏州河博物馆长廊的功能。如扩建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增加展览容量和智能复原展示技术;优化策展方式,衍生博物馆商业,导入户外主题活动,打造苏州河工业文明集中展示带。
“漫步苏州河边,享受曼妙生活。”苏州河文化建设,将是普陀区十三五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未来发展的一出重头戏。该区区长程向民在论坛主旨演讲中,介绍了深挖苏州河文化底蕴,推动普陀区开发建设苏州河文化品牌发展的路径和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