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日"的喜与忧:进馆不应成为一天的活动

19.05.2015  12:02

  东方网5月19日消息:昨天是第39个“国际博物馆日”,申城102家博物馆免费开放,35家博物馆首次开放夜场:

  【0519博物馆1】

  (雨天实况一点)

  (爷爷和我带着一起过来的爸爸妈妈上班去了没有空哎)

  (今天是半价嘛想今天下雨人会少一点)

  (我们是下午过来的决定先去震旦馆这边都在浦东等下再去动漫馆在张江那边)

  (票几十块还是挺贵的,所以不会常常来,但是有个机会,就会集中一些今天多看几个展览)

  【B】沪上博物馆日的“免费菜单”,2000年时,还只有20多家文博展馆参与,今年已增加到了上百家。但细看起来,这一百多家当中,只有16家是平时收费的,比如说上海汽车博物馆、上海玻璃博物馆、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震旦博物馆等。因此昨天热闹的大多是这些平时收费的展馆,再加上天气因素,绝大多数常年免费的博物馆客流低于预期。

  事实上,部分场馆早就习惯了1天的热闹和364天的冷清。据统计,上海现有200多家博物馆,但市社会科学院日前公布的调查显示,仅一成居民常去博物馆、美术馆。这与其他国际一流城市相比,还有相当距离。

  【A】博物馆是人类的“文化殿堂”,浓缩了一个行业、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博物馆该如何发挥出最大效能,让市民从“走进博物馆”到“爱上博物馆”,培养“忠实粉丝”?从记者得到的反馈来看,首先要解决的还是票价这个拦路虎,有人建议,不妨采取政府扶持、财政补贴、基金会帮助等办法,使免费开放博物馆成为一种公共文化服务新常态。

  【B】与票价同样重要的是,博物馆本身的吸引力。近年来,传统概念中“高大上”的博物馆逐渐抛开“循规蹈矩”“老气横秋”的固有形象,改进传统的展示方法,对此,沪上博物馆有不少探索,来听东广记者吴泽宇的报道:

  【0519博物馆2】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博物馆目前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主题活动品牌。比如,上海电影博物馆在上影厂的依托下,承接一系列的资源:国际电影节期间展映修复影片;不定期举办影片首映典礼、老艺术家专题展览等活动,吸引了一大批会员。

  【459 今年我们特别把半价活动从一天延长到四天到5月19日,对全日制本科的学生不一定挤在这天也是半价优惠。大家在平时都可以关注博物馆每周都有会员电影,不一定要在国际电影节,平时只要办一张博物馆的会员卡就可以欣赏电影。】

  作为沪上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会馆建筑——三山会馆雕梁画栋、殿宇高大,还有一个别致秀丽的古戏台。三山会馆管理处常务副主任班先福说:如今戏曲已经是他们的保留节目,今年夜游博物馆的亮点就是请市民免费看大戏。

  【实况戏曲】

  【除了馆内常设展览外,配合戏曲传播,安排了三场折子戏,晚上请上海沪剧院演出。每年这个季节,上半年5-6场,下半年5-6场。小戏台是我们搭出来的,跟观众零距离接触效果特别好。】)

  【A】遗憾也还是存在,个别博物馆长期重建设轻管理,参观体验不佳。作为公共文化设施的博物院,能不能提供优质服务,通过调整展览布局、扩大开放空间、完善服务设施,增强接待服务观众能力,正考验着管理者的水平。

  事实上,这些年“朝珠耳机”“皇帝折扇”“花翎伞”等来自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备受追捧,已经说明了这样一个理念,当博物馆把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积淀,通过合适的表达方式,主动为观众架起沟通的桥梁时,公众热情是可以被激发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