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申请制”明年覆盖北大
自上月起,北京大学不少院系开始进行关于博士生招生制度细则的研讨。明年起,北京大学的博士生招生制度将全面采用“申请—审核”的新办法。据悉,全国已有70所院校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申请—审核”制招收博士生。在专家看来,国内研究生教育正在经历从重“量”到重“质”的转变,纸面考试权重的下调有利于学术人才的吸纳,“宽进严出”已成国内博士生培养的未来趋势。
高校逐渐增加“申请制”招生比例
据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官方网站消息,自2015年始,“申请—审核”制度将全面覆盖学校博士生招生,这一举措的目的是为了切实选拔出专业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具有培养潜质的优秀创新人才。2011年起,北京大学就开始在多个院系的博士生招生中试行“申请—审核”制,其中包括留学生、港澳台生入学和生命科学学院等院系。鉴于过去的成功经验,此次校方决定彻底推行该项新制度。
不过,北大并非“申请—审核”制度的先驱。早在2007年,复旦大学就已在医学博士招生中进行了“申请制”的尝试;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也在博士生招生中首次提供了100个招生名额试行入学“申请制”。目前,上海已有复旦、交大、同济、华东师大等多所高校推行这一招生办法。
据悉,复旦大学大部分院系均已采用“申请—审核”的方式选拔博士生,包括所有理科院系、医学院和文科院系中的历史系,占招收博士生总数的比例超过75%。
在同济大学的官方文件中,“申请—审核”制被表述为“博士生招生资格审核”制,凡符合申请条件且通过资格审核的考生,可直接参加该校综合考核。同济大部分院系都已开始试行这一制度,每年约有超过15%的考生通过这一方式被录取,这一比例和人数也在逐年扩大。2013年同济共有17个试行院系,今年则扩增到22个试行院系。
录取生源更符合学科发展需要
对于“申请—审核”制的具体方案,各校均有不同规定。在“申请”取代公开招考当中的“初试”之后,“审核”是否可以代替考试,各校、各院系的规定各不相同。在复旦大学历史系,“审核”考核分两天进行,第一天上午进行语言能力测试;第二天全天进行面试。其中语言测试时间为2小时,对外文或古代汉语进行翻译或句读、文献解读,测试语种由二级学科分别确定;而在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在面试之后,招生工作组直接根据考核情况确定拟录取名单。而在同济大学,所有申请者均须参加综合考核。
在北京大学,相关细则的讨论正在进行中,包括纸面考试是否持续、持续多久等问题仍需各院系自主商议决定。中文系一位老师介绍,在暂定的方案中,未来博士申请资格将由社会化考试英语成绩、过往学术成果、研究计划等一系列因素决定。总体而言,纸面考试比例下降,院系招生摆脱标准化模式、自主权加大,学生的学术个性与能力将得到重视。不过,笔试暂时不会完全取消。
复旦大学研招办主任吴宏翔表示,“申请—审核”制是博士生招生的大趋势,今后复旦的这一比例还将继续扩大。在他看来,自从复旦在医学博士招生中首次尝试这一办法后,学校受益不小,一方面生源质量大为提高,毕业自985高校的生源超过此前1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这一办法兼顾了考生的兴趣和导师的需求,更加有利于人才培养。
在同济研招办主任陈宇光看来,在“申请—审核”制之后,招生权利被交给院系、学科和导师,这是博士生招生科学性的体现,有利于招收“非考试型”人才、能力突出的人才。由于“博士生招生资格审核”资格的门槛较高,在申请材料中有科研成果(含已取得的专利)、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论文或专著、获奖证书、专家推荐书、硕士学位论文全文、考生自我评价和攻博期间的科学研究计划书等要求,因此“分母”含金量较高,最终录取的博士生更加符合学科发展需要。陈宇光表示,从这几年同济的招生情况看,通过“博士生招生资格审核”制进入同济的生源质量相当不错。
拟增加“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
此外,复旦、华东师大等多所高校还实行了与“申请—审核”制相辅相成的“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未通过该考试的博士研究生将不具备申请博士学位的资格。高校普遍希望通过“宽进严出”模式,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学生,来保证博士生培养的质量。多位高校研究生院教师均表示,今后,我国的博士培养模式将会由现在的“博士生入学考试制度+中期考核制度”的配套政策逐渐过渡为“博士生申请制+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的政策。在他们看来,当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已从注重规模发展转变为注重质量提升,教育部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一步步提高包括博士生在内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改革势在必行。
本报记者 李征 黄纯一
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4-07/16/content_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