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大桥通车23年无纰漏 日均车次超设计能力3倍
连日来,高温炙烤着申城,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南浦大桥养护检测主管安冬明和他的伙伴们一边擦着汗,一边配合仪器检查着大桥各个关键部位,丝毫不敢马虎。混凝土保护层、大位移伸缩缝、大桥沉降及拉索索力,一个个在外人看来非常陌生的名词,在检测小组每个人心里都有着沉甸甸的分量,因为这些部位如同人身上的脊柱、肋骨、皮肤,一旦损坏,将影响通行安全。
通车23年几乎没有纰漏
1991年11月19日,南浦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圆了“一桥飞架浦江”的梦想。
当时的南浦大桥建设创了多项国内之最。423米的过江跨度,为全国之最;叠合梁结构开了我国建桥史上的先河;主桥桥面最粗的一根钢索直径146毫米,重21吨,为全国第一;主桥桥面的一个钢框架重80吨,也为全国之最。
南浦大桥通车至今已有23年,其间几乎没有出过任何纰漏。负责养护的南浦大桥分公司经理陆敏强告诉记者,当初的设计能力是每天通行3到4万车次,如今日平均车次达到12万左右,这样的超负荷运载,必须保养更勤更细,特别对关键部位,“越是高温严寒等极端天气,就要更加当心,因为热胀冷缩,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大位移伸缩缝等出现变化,不及时发现并处置,会给安全运行留下隐患。”
自主研发高清检测设备
尽管天气预报是34、35度的高温,但桥面上温度已经达到40、50度。为了防止路面热胀引起行车不适感,维护人员每天不间断地在路面洒水,运用物理方法降温。
而安冬明和他的伙伴们则顶着烈日,用一个类似摄像机一样的设备观测着斜拉桥塔柱的外观。安东明说,近年来,国内大型桥梁的坍塌、垮塌事故多发,带来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这些事故中,有些是“天灾”所为,但也有部分在于对桥梁结构缺乏动态的、可追踪的、全过程的监管力度。
安东明表示,斜拉桥塔柱对于大桥来说,就像人的脊柱,在大桥中稳定运行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通过对外观缺陷观测,可以判断塔柱内部各种状态,为及时处置应对提供科学依据。但南浦大桥的塔柱有100多米高,采用吊篮登高检查,存在着危险性大、周期长、费用高等问题。虽然国外已有专门检测高层建筑状态的设备,但国外公司明确表示,只卖检测服务,不卖设备,而且服务价格高得惊人。
“不卖,我们就自己开发。”安东明说,在购买意向受挫后,经过几个月攻关,分公司自主开发了一套高清摄像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一台电脑和高清摄像机,可以将主塔表面以一定重合率分解为各个小块进行拍照,之后将拍摄好的照片利用软件进行处理,拼接成一个整体的塔面,然后在拼合的照片上进行病缺陷检查,观测面积覆盖90%以上。“这样的拍摄一般要持续一星期左右,后期拼接则需要两三个月。”安东明边擦汗边说。
一颗石子也会影响安全
对于大桥养护来说,除了斜拉桥塔柱外,其它任务还有很多,如混凝土结构强度、保护层厚度、裂缝宽度检测,年度沉降及拉索索力测量,主塔0#索摆动位置测量、大位移伸缩缝测量等项目,每一个项目都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大桥安全运行。
陆敏强告诉记者,在日常养护中,就是一颗石子也不能放过。原来,考虑到热胀冷缩,铺设的混凝土路面都留有一定宽度收缩缝,但一旦有石子等硬物嵌入,高温天路面因为无法伸展而拱起,影响行车安全,因此每天的巡视成为必然。而大桥两端的大位移伸缩缝,也是高温天养护重点。原来看似坚如磐石的南浦大桥不是静止不动的,可以随着天气等原因出现大位移,这样的设计更利于整个大桥的平衡。为了大位移,设计时就预留了伸缩缝,一旦伸缩缝因为高温原因受损,无法移动,就将影响大桥整个结构。“只要做细各项检测、勤养护,负重的南浦大桥完全可以成为百年大桥,屹立在黄浦江上。”他乐观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