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科考,未完的拼搏与探索

26.08.2016  20:43


   嘉宾小传
  王硕仁现为“雪龙号”科考船政委。他执行过15次南极考察、5次北极考察,亲眼见证了中国极地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极地科考关系着全球变化和人类未来,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科技水平在国际舞台的展现。在极地冰盖,人类迈出的每一步,都会在文明史上留下一个足迹。很多时候,极地考察就像是拿命在搏。王硕仁说,“有人问我,既然极地考察那么危险,为什么我们仍然要坚持?为了未来,为了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我们的贡献”。
   坐着没有破冰能力的船,去往完全未知的南极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想向大家报告一个好消息,今年年底,我们中国将自己建造一艘真正意义上的破冰船,这艘船能够搭载非常先进的设备,这对我国的极地科考事业非常重要。
  我们国家的极地科考事业是从1983年开始的,那时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科技水平还是相对落后的。在那种情况下,我们远征南极,到那么遥远的地方进行科学考察,凭的是极大的勇气。
  那时候我们国家还没有破冰船,前辈们乘坐的是“向阳红10号”,那是一艘科考船,没有任何破冰能力。科学家就是凭着他们的激情,凭着对祖国的热爱,以无畏的精神,坐着那艘没有破冰能力的船,去往完全未知的南极。
  科考船要穿过南纬66度33分才算进入南极圈。因为没有破冰能力,我们的第一个科考站没能建在南极圈里面,而是在乔治王岛上建了长城站。
  说实在的,那时候建站是非常辛苦的,大家想想,在那么荒芜的一个地方要建一个科考站,船还不能靠岸,所有物资都要用小的登陆艇拉上去,他们几乎是人拉肩扛,才把这个站建起来。那时候的科考人员就是有一种激情——虽然没有外国先进的机械设备,但我们靠人也要把这个站建起来。
  他们建站的时候,晚上回不去就睡睡袋。躺在冰雪地里,鼻子呼出来的气都结成了冰。长城站建站当年越冬,在那么荒芜的地方,有十几个人留下来在那里坚守。南极的冬天对供电、供水设备都是极大的考验,一旦出现问题,在那里越冬的人是非常危险的。但是,老一辈的科学家就是凭着为国家争口气的毅力,在那里度过了冬天。
  长城站建好后,1984年《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提出南极精神,就是爱国、求实、创新、拼搏。这种南极精神就是后来支撑我们进行南极考察的动力。
   冒着风险救出“绍卡利斯基院士号”50多人
  我是大学毕业以后参加极地考察的,我见证了我国的极地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我真心感到自豪。
  南极离我们很遥远,我们的船从上海到南极要航行一个月,行程一万多公里,这期间要经历非常多的困难。南极是孤立的洲,它跟我们主陆地是隔离的,四面都是大洋,到南极必然要穿越一个西风带。懂航海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魔鬼西风带,真是无风三尺浪,几米的浪,甚至十几米的浪都很常见。现在技术发展了,有较准的气象预告,过去气象预报条件不好的时候,我们对风暴的预测不是很准确,为了完成任务,必须要穿越西风带。一旦碰到风浪甚至风暴就非常危险。遇上十几米的风浪,我们的船在其中就好像一片树叶,随时会被巨浪掀翻。我们遇到浪必须顶着浪前行,否则船很容易翻,但顶着的时候,船在浪里一会儿被卷得很高,一会儿突然跌落,那种感觉是非常痛苦的。有时候船顶不过浪,还会倒退,走了一天一夜,结果只走了几公里。
  在南极考察要靠天吃饭,考察的窗口期很短,不是随时都可以进行。可供我们考察的其实只有几个月的时间,我们一般都是11月份出去,到第二年4月份回来。冬天是不能够进入极地考察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非常短的时间窗口,去完成任务。
  遇上好天气,有时候会20个小时连班干,因为必须要抓住这个天气。错过了,老天可能就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在南极考察过程当中,就是要有拼搏的精神,必须要拼搏才能够完成任务。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极地考察的条件、装备也越来越先进了。在原先条件很差的情况下,我们的很多任务要依靠其他国家帮忙完成,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都给我们提供过帮助,帮助我们把物资运上去。现在,我们的实力提高了,也会帮助其他国家。比如,澳大利亚的科考船就请求我们“雪龙号”船帮他们运货,因为在整个极地考察科考船里面“雪龙号”是最大的,有两万多吨重,澳大利亚的“极光号”、日本的“白浪号”都比较小。随着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能帮别人做很多工作,大家也能感受到我们国家日益强大的实力。
  大家可能记得,前年一艘俄罗斯科考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在南极被冰海所困,随时面临冰崩的风险,请求救援。在南极这个地方,船一旦遇到冰崩是非常危险的,附近上万吨冰山、浮冰将会无情地挤压船身。当时在南极有三条科考船,一条是我们“雪龙号”,一条是法国船,还有一条澳大利亚船。澳大利亚船说他们正好在作业,法国船已经往回走了,在西风带走了一半,掉头回去,我们也全力以赴赶往俄罗斯船所在的地点。俄罗斯科考船上有五十几个人,处境非常危险。因为,再坚硬的船也抵挡不住冰崩的挤压,当时很多船员的情绪快崩溃了,他们觉得在南极没有人会来救他们。
  救援是有风险的。法国船到了“绍卡斯基院士号”附近后觉得情势危险,说自己的主机坏了,不愿意开进去。最后,我们“雪龙号”还是冒着极大的风险,成功把俄罗斯五十多位船员和科学家全部救了出来。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也遇到了危险,但我们的救援行动展现了中国在极地考察中的责任感与大国形象,这次救援行动,得到了全世界一致好评。
   中国的“极地故事”是一个关于拼搏的故事
  有人说南极这么危险,极地这么艰苦,我们中国为什么要坚持做这件事情?我觉得有这么几点原因。
  首先,南极是天然的实验室,南极这个地方直到19世纪才有探险家进去,在此之前根本没有人有能力踏足,所以它保存着非常原始的生态。大家知道,陨石从天上掉下来,掉到陆地、海洋里面都是找不到的,但是掉在冰地上,很快就能被发现,我们在南极考察中发现了一万多块陨石,使我们国家成为了世界第三大陨石国。研究南极冰雪里面的气体成分,能够还原上万年以前的气候,这些对我们的实验与科学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其次,极地科考还有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极地有很丰富的矿产,还有生物资源。比如北极航道,可能有很多人知道,我们到北欧要通过赤道到太平洋,通过巴拿马运河到大西洋才能够到北欧去,距离非常远。如果我们能够通过白令海峡、北极航道直接到达北欧,就能节省近一半的路程,经济效益非常大。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南极是我们人类共有的。我们中国有13亿人口,如果我们不能在南极科研考察上有一席之地,我觉得我们对不起子孙后代。
  过去南极几乎被南半球国家划分,后来美国提出签订《南极条约》,也就是对南极不能提主权,只能以科考的名义展开活动,要符合科学和全人类进步的利益。我们通过在南极的实际存在,在南极建立的这种地位,在人类和平利用南极的过程中就有了话语权。
  今天文化讲坛的题目是“中国故事与文化自信”,中国在极地的故事,就是拼搏的故事,探索的故事,自信的故事。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