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时尚周 | 时装演绎丝路精神 文化燃动民心相通 “CUORI卓力杯”第二届外国留学生时装设计大赛在校举行

27.04.2018  16:29

不同国家的模特身着五彩缤纷的时装款款走来,与其他时装秀不同的是设计者大都为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绚丽多彩的服饰让丰富多元的“丝路”文化碰撞,擦出夺目的火花……

4月26日,“CUORI卓力杯”第二届外国留学生时装设计大赛在我校举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理事长刘京辉、我校副校长刘春红、老挝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西沙美•銮珍达翁、乌拉圭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莱昂纳多·奥利维拉、泰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兰洛萍、印度尼西亚驻上海总领事馆副总领事谭瑞迪、哈萨克斯坦驻上海总领事馆教育参赞别克等出席大赛决赛。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国际交流处、各参赛院校、校企合作单位相关负责人以及我校师生代表参与活动。

刘春红在致辞中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她表示,本次大赛为留学生展示时装设计创意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不同的文化元素融合于时装设计之中,将进一步助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民心相通。刘京辉在致辞中说到,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来华留学生人数快速增长,本次大赛以“丝路相连,心路相通”为主题,聚焦“一带一路”共同愿景,为广大来华留学生搭建了沟通交流的桥梁,对进一步提升留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大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和东华大学联合主办,经过专家评审,共有来自18所高校21个国家的留学生设计的35套时装作品进入终极角逐。最终,江南大学孟加拉国籍学生米汉斯以作品《Fusion of Culture》摘得金奖,武汉纺织大学巴基斯坦籍学生茉莉、我校哈萨克斯坦籍学生塔伊斯和安娜丽获得银奖,天津工业大学蒙古籍学生普晓敏、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越南籍学生吴黄江等10位选手的参赛作品获得铜奖。大赛还评出优秀奖和最佳人气奖。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大赛注重凸显不同国家文化的交融互鉴,在文明和文化的多元碰撞中,搭建起民心相通的桥梁。记者看到,在众多参赛作品中,有的将青花陶瓷纹样融入韩国传统民族服饰,尽显东方之美;有的将长城、京剧等中国元素与老挝传统乐器元素相结合,演绎一幅“国色笙响龙凤呈祥”;有的将古老的丝绸之路元素融入时装设计……通过时装这一载体将中国历史文化元素与自己国家历史文化有机融合,加深了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进一步彰显中国文化自信。

   

在“一带一路”共同愿景下,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带着梦想来到中国,他们在学习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的同时,更希望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获得本次比赛银奖的我校哈萨克斯坦留学生塔伊斯是第二次参加留学生时装设计大赛,在她的参赛作品《坚强与脆弱》中,哈萨克斯坦独特的毛毡材料得到现代诠释,将精致和优雅的古典风格与前卫风格进行生动结合。今年6月份即将毕业的她,谈到对未来的打算时说:“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这里发展很快,机会也很多,我很喜欢这里,毕业后我将继续留在这里工作。

在中国,还有很多像塔伊斯一样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如何充分发挥学校特色优势,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是摆在留学生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吴小军说:“在留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我们通过举办留学生文化节、设立留学生实习基地等,充分发挥学校专业优势,不断提升留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培养更多了解中国文化、具备全球视野的‘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使者。

据介绍,我校于1954年开始招收留学生,是全国首批27所通过来华留学质量认证的院校之一,近年来学校留学生规模稳步增长,2017年来校留学生总数近4800人,来自130多个国家。依托纺织、服装、材料等特色学科优势,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与海外大学、国内外机构携手发展相关领域的国际教育,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了大批纺织行业人才,在促进民心相通、国家交流、产业发展和产能合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0年,学校加入中非20+20教育合作计划,着力培养全球纺织领域高端人才。2015年,设立全球首家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孔子学院并举办中非纺织论坛。2016年,举办“丝绸之路,理想之光”首届全国来华留学生时装设计大赛。2017年,开设首期纺织服装产业“一带一路”产能国际合作高级研修班。同时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装服饰时尚流行趋势研究,举办《城市记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时尚流行图片展》等,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