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专版]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近现代建筑保护委员会在上海交大挂牌[图]

18.06.2016  12:03
练塘如画

在上海,不仅有外滩、豫园,还有诸如新华路、愚园路、华山路、兴国路,以及散落在沪郊各个古镇上的近现代建筑,成为海派文化风情的一个重要符号。如今,这些近现代建筑抢救和保护技术有了哪些突破?不同类型的抢救保护技术可否借鉴融合?近现代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如何持续发展?刚刚在上海交通大学挂牌不到一周的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近现代建筑保护委员会,已经将这些问题摆上了议事日程。    

留存建筑多有损坏

上海有着鲜明的开埠文化印迹。在近代史上,上海也曾是西方建筑文化、科学、艺术传入中国,以及中国民众了解西方文化的一个窗口。较完整的近代建筑存留、风格各异的优秀近代建筑群,以及由此衍生的异域风情集中展示,也成为海派文化的一个标志。在日前举行的近现代建筑保护委员会专家会议上,专家们对上海乃至全国的优秀历史建筑所承受的风险、抢救性保护所面临的技术难题等颇多感慨。    

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赵鸿,讲起了近年来上海已经开展的优秀保护建筑修复的几个典型案例。    

外滩1号大楼,也称亚细亚大楼,位于中山东一路、延安东路转角处。大楼始建于1913年,2008年大修时,外墙饰面也进行了修缮。该房屋经一百年的日晒、雨淋、风化等自然影响,造成了外墙面的损坏和空鼓。    

中山东一路12号,又名汇丰银行大楼,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于1923年至1955年在中国上海的分行大楼。大楼的西立面及北立面因年久失修,空鼓及渗漏情况严重。    

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位于南京东路830号,原为上海大新公司,于1936年开始营业,大门设在南京路西藏路转角处,带有弧形,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外墙面底层为黑色大理石饰面,其余为面砖饰面。底层大理石饰面在六合路南京路转角处为干挂系统,其余的大理石饰面均使用水泥砂浆实贴。    

上海的近现代建设普遍遭遇的问题主要是:上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使得房屋一直处在潮湿、污染都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下,特别是外墙一直暴露在外,降低了外墙使用的耐久性;外墙水泥饰面层内部钢筋受环境影响产生锈蚀,锈胀后体积膨胀,造成墙体表面形成裂缝、空鼓及脱落现象。赵鸿说:“近现代保护建筑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但因建造年代久远且使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经历了设备、人群等使用荷载,经受了风、雪、冰、雨、日照、土压力、地震等环境的作用后,使得这些建筑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损伤,有的甚至会对结构的安全构成隐患。”    

精美壁画重见天日

上海新乐路东正教堂壁画的重现和保护过程颇具技术匠心。1902年,由东正教北京传道团出资,在上海北河南路(今河南北路)建造砖石结构的教堂——主显堂(上海人俗称“俄国礼拜堂”),抗战初期毁于战火。于是,旅沪俄侨集资在亨利路(今新乐路)、劳尔登路(今襄阳北路)口修建了一所临时小教堂。1933年,这座临时小教堂被拆除,在原址开始建造新的东正教堂——“圣母大堂”,作为东正教上海教区的主教座堂。2004年,该教堂被列入上海市第一批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名单,2014年又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住总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沈三新说,据记载及历史照片的反映,新乐路东正教堂教堂的穹顶、鼓座、帆拱、中庭的四个拱券内侧,圣坛墙面,圣坛两侧门券上方等部位均应有精美的壁画、圣像画的图案和文字等,但后来内部的壁画不见踪影,能够看到的只是满目的白色涂料以及部分灰色的线条。在工程修缮设计及施工方案评审会议上,专家们提出希望能对教堂内壁画踪迹进行认真的搜寻。“我们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了认真的准备,仔细研究了有关的历史照片,从建筑结构、遭受破坏的可能性等角度分析了有可能还存在壁画的大致部位,最终将第一步搜寻的目标确定在穹顶和鼓座的部位。在用清水湿润鼓座窗间墙的涂料层表面、并将泡涨后的涂料表层和腻子铲除后,露出了一层淡蓝色的覆盖层,从覆盖层隐约显现的痕迹中证明了壁画的存在,以及该部位壁画的基本完整性。”沈三新说,整个搜寻工作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即“集中一点、抽丝剥茧、顺藤摸瓜、逐步扩展”。在搜寻区域内,技术人员选择了一个点,按照施工工艺一步一步地将各覆盖层去除直至显现画面,然后按照该点画面的线条顺势延伸,将覆盖层分层去除,就这样,一个圆形的画面便露了出来,隐隐约约可以辨认出是一个人的头部,在仔细地将人头的面部覆盖层清除后,一个幼童的面庞和身躯呈现在了人们的面前……    

在壁画的全面修复过程中,技术人员还在清洗剂选择、修复材料选择,以及工艺方法等环节都拟定了一套完整的方案,并确定了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可识别原则和真实性原则,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措施以延续现状、还原历史真实性、不妨碍再次进行保护处理为主要目标,从而使得尘封了近半个世纪、有着9幅美轮美奂图案的珍贵壁画能够得到真实、完整的重见天日,从而使人们能再睹这一宝贵历史文化遗产的风采。    

练塘古镇修旧如旧

在上海周边有很多历史悠久的古镇,除了对某个单体建筑进行维护与修缮,古镇保护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对大量历史建筑群的整体风貌和格局的合理管控。    

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博士认为,技术手段对文化遗产保护具有积极作用,正确、科学的保护理念能够为遗产保护指引方向,但如果没有先进、恰当的技术手段提供保障,往往会心有余而力不足,理念就难以真正贯彻落实,有时甚至会对文化遗产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比如像无损检测方式的出现,就取代了原来的有损检测技术,从病害调查和测绘阶段就开始了对遗产的保护。    

今年,青浦区练塘古镇进行一个危房改造项目时,不慎将一些历史老建筑拆除了。曹永康教授在当地政府邀请下,介入了古镇被毁建筑的复原研究。曹教授带着仪器、设备和他的团队开赴现场开展复原研究的现场测量、勘探作业。在东风街一幢被拆了一半的老建筑里,两位工作人员首先展开了实地测量。房子的长、宽、高,梁柱之间的距离,包括门窗的尺寸、材料等都一一记录在案。与此同时,一台三维激光扫描仪经调试妥当后,开始自主地从各个角度对建筑进行全景式的立体扫描,将这些数据导入计算机后,就可以清晰地展现出现场的三维全景。    

在贯穿练塘古镇的市港河的一座小桥上,另两位团队成员,升起了一架带拍摄功能的小飞机,从高空完整记录下这些被拆得差不多的老建筑,再加上手上已有的当地政府提供的老照片、档案等资料,研究人员就可以进行照片建模。孙政博士是照片建模的专家,他说:“收集的老照片可以对拆除前的原貌进行建模,而我们现在拍的新照片,是拆除后的现状,是你现在看到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的模型。这两个模型如果叠加起来,就可以提供很全面的数据,为将来复原、保护、修缮这些历史建筑提供一个比较全面的参照。”    

使用照片建模技术让被毁的古建筑“复活”,这已不是曹永康的第一次尝试。早在2001年,他的研究团队就曾用过这种技术成功复原了上海徐家汇南丹路上的明代大学士徐光启墓石牌坊。由于历史变迁,修复前的徐光启墓只剩下散落在草丛中的残垣断壁和一座改变了形状的坟体。    

三维激光扫描、摄影测量建模、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无人机测量……“如果把建筑遗产的修缮比作给古建筑‘治病’,那么数据采集就是前期诊断中的关键一环。如果信息采集有偏差,就会给古建筑带来潜在的伤害风险。”曹永康说,每修复一栋古建筑前,他们都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技术手段进行“诊疗”。比如,在徐家汇天主教堂的测绘中,采用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始建于清乾隆年间、2014年遭遇严重撞击的青浦麟趾桥,使用无人机摄影和三维图像建模技术。    

曹教授表示,他们有把握“复原”出被毁建筑的原貌图像。但即便将来政府按照这个图像进行重建,哪怕用的是原来的砖、原来的瓦,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古镇的风貌,而从历史建筑的本意上来说,和原建筑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正因如此,优秀的历史建筑能不拆就应当坚决不拆。  

来源:《新民晚报》 2016.06.17 第A07版 民生速递  

原文: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近现代建筑保护委员会在上海交大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