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市场机制搞活科研机制 华理50%成果被“激励”进入市场

24.11.2014  12:18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近阶段国家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从最新实施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到正在加紧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都明确传递出一个信号:让科研人员解放思想、放开手脚、拥抱市场。提高成果转化率,高校院所首当其冲,沪上华东理工大学等院校正在率先走出这一步。

  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必须突破“产学研用”结合上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营造转化环境,真正激发创新活力。华理案例可供借鉴。

  在近期举行的工博会上,华东理工大学参展14个项目,超过半数成功走出实验室、实现产业化,这个比例与华理50%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正好匹配。而50%,数倍于国内高校百分之一二十的转化率平均水平。

  如果说高校实验室的半数成果都变成了科研论文,那么华理实验室的半数成果都被“激励”进入市场。这家素有“产学研”好口碑的大学,如何敢于按市场机制搞活科研体制?

  专利费半数奖励科研人员

  我国作为煤炭大国,如何用好清洁煤,让黑煤变绿气?今夏,世界最大的针对水煤浆的气化装置在内蒙古投运,单炉每日处理煤的能力达到3000吨级。这项“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正是华东理工和兖矿集团共同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气化技术。

  正巧,这套技术10年前也参加了工博会,获中国高校展区优秀展品特等奖。当年内,首套示范装置就成功运行,现推广应用到国内外35家企业,在建和运行气化炉超过百台,相关总投资高达800亿元。

  其中,华理与北美最大炼油商——美国Valero能源公司签订技术许可合同,首次实现中国大型化工成套技术向发达国家出口。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王辅臣教授透露,这项专利实施的许可费超过1亿元,成为中国高校迄今获得的最高海外专利实施许可费用。目前,华东理工与荷兰壳牌、美国GE共同组成国际煤气化技术供应商的第一集团,在全球前30位大型煤化工项目中,有3个项目都选择了这项技术。

  从中国高校走出去的技术成果,如何与国际能源巨头共舞?这桩经典案例背后,少不了科研激励举措。根据华理科技管理政策,学校并不直接资助专利申请,但专利实施许可经费可提取50%的酬金用于奖励科研人员,40%的发展基金用于项目团队发展。

  华理洁净煤研究所是一支年轻科研团队,全所将提取出的专利实施许可经费进行二次分配,尽量照顾青年教师经济压力较大等需求。同时,所内也提供较完善的科研环境,“只要是科研需要,即使是上百万元的仪器,也会帮着购买”。

  “说到底,科技成果转化率高,与学校科技管理政策能够落地密不可分。”项目组成员周志杰老师说。

  给高校也配个“市场部

  “科研人员毕竟是科研人员,懂技术不懂市场。”周志杰同时表示。如果将高校与企业的部门功能类比,科研人员自然属于研发部,将他们完全“”到市场中,可能适得其反。因此,给高校配个“市场部”很有必要。

  华东理工大学曾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后又成为全国首批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煤气化技术项目的巨大成功就与这个“幕后推手”有关,中心重点组织策划这个项目参加工博会,此后赶赴江苏、山东、浙江、宁夏乃至海外等地,对相关企业进行专利实施,与国外大公司同台竞标夺标,一步步打开产业化推广之门。

  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对外”是激励实验室将成果推向市场,“对内”也有一个激励内生动力的良性机制。目前,华理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共有学校编制10人,外聘兼职10余人,下设工程设计研究院、安全评价中心、环境评价中心、专利事务所等4个具有专业资质和服务能力的实体化机构。其实,早在几年前,工程设计研究院就已完成股份制改制,设立了华理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引入了企业编制的新活力。利用大型模型中心、分析测试、安评环评、超级计算等设施设备,对从实验室走出来的科研成果,进一步进行工程化设计和研究,尽可能铺平通往市场之路。研究院有限公司现已具备化工类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工程咨询甲级资格等一系列相应资质,仅近两年就与学校教授共同完成工程技术项目开发近10项。

  以往,科技成果被视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用、处置一直按照现行事业单位国资管理制度执行。而在科研体制机制改革背景下,科技成果如何论处已完全放权,不论作价投资或向外转化,相关收益都不必向上审批,完全归单位所有,自主使用和处置。对于华理这样事业性质的科研单位,这项激励新政为其从事开放式、包容式创新创造了条件。

  “中试”引入理事会公司制

  科研成果转化,其中关键一环是中试环节。研究表明,成果经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而未经中试的成果只有30%能被转化。完成中试后,成果的技术成熟度可达8级以上,有资金实力的企业就能直接投入生产。

  华理化学工程特色也在向生物工程特色转身,他们在奉贤校区所在区找到了这片“区校合作”科研特区,甘当其中的“中试英雄”。去年起,奉贤区人民政府和华理共建“上海生物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生研院在奉贤区生物科技园科技创业大楼内获得了3000平方米场地,目前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以生研院为实体,上海生物制造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得以建立,复旦大学、中科院上海分院、上药集团、中信国健、海正药业等均参与其中。

  复旦生物实验室最新发现,人源的溶菌酶比从鸡蛋清中提取的溶菌酶性能高出10倍以上,而且相对稳定。把这么好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工业化量产,将造福食品安全、生态饲料、药物制备等领域。可奇怪的是,实验室里的溶菌酶到了工厂并不“听话”,活力与性能就是发挥不出。三方协同中试——复旦提供高性能菌株,华理郭美锦教授配以生物过程优化与放大的产业化技术,企业负责投资生产,问题就此解决,填补了国内溶菌酶产业化空白。今夏投入运行后短短2个月,中心就为5家企业完成了中试生产基础实验。

  生研院实行理事会领导,理事会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与政府部门人员组成。副院长庄英萍介绍,院内经济相对独立,其专项经费、获得的横向课题以及管理费等,在华理单独立项,按独立账号管理。急需的高端人才,也可自行招聘、优先引进。并根据项目需求,按照“3+5+X”模式组建科研团队——“3”为按传统人才体制聘用的人员,“5”指按生研院新机制聘用的人员,“X”指引入社会资本按公司模式运作时聘用的人员。如此一来,生研院“体制外”的人才激励机制有了用武之地,各方科研资源被重整盘活,高校院所与市场化并未显现根本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