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克勤:用另一种方式守护患者的生命

22.09.2015  10:12

  仁者无敌。仁心,兼具坚强与柔软。我们从医师最重要的“诊疗”过程着手,观察并记录医师的门诊、急诊、服务等最普通也最能体现“仁心”的过程,无论是三甲医院的医师还是基层、偏远地区的医师,我们和他们一起面对病人,一起感受压力、一起经历忙碌、一起洒下汗水、一起走进家庭、一起踏上呼啸的救护车……我们相信,唯有真实,才能还医者尊重,让仁者有力。

  “请放心。

  这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一句话。

  但是出自一名医生之口,这句话就立刻不简单起来。它代表着医生对病人郑重的承诺:你放心,我来守护你的生命。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红房子医院)党委书记华克勤教授,就是这样一位医生。无论在网上,还是在诊室,她最经常对病人说的一句话就是,请放心。

  这句话背后的强大支撑,来自于华克勤二十年的钻研练就的精湛技术,更来自于她对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的怜悯之心。

   多年求医路,让我陪你一起走

  8:20分,笔者来到华克勤教授的诊室。还没走到门口,就被热闹的景象吓了一跳。几十个人围着她的诊室,仅仅留出了进门的位置。有经验的保安正不断地疏散后面新来的人,让她们按照“有号”和“加号”排成两队。

  笔者了解到,一般情况下,加号的队伍都要排得比挂到号的要长,因为华克勤每次25个专家号,是一定要“秒杀”的,十几秒钟时间,也许就没有了。

  “加号”这件事情,是除华克勤本人外,所有人都非常纠结的一件事。因为她加起来“没完没了”。上午的门诊常常看到下午一点多。同事们看她太累,劝她限号。她嘴里应承着,但一张张加号单还是到了心急如焚的病人手中。大家都知道,她只是不忍看着患者再次失望。

  申请加号的病人中,有初次就诊的,也有一加就是五六年的。

  2010年,华克勤做过一个在当时非常轰动的手术。她为一个7岁的小女孩实施了腹腔镜手术,顺利剥除了12厘米大的卵巢畸胎瘤,保住了孩子的卵巢。

  风险和责任她默默担下,面对女孩母亲的感谢,也只是淡淡地说,这是应该的。

  但是,感谢并不是故事的结束。随着女孩的长大,她又受到了卵巢内膜样囊肿的困扰。妈妈仍然帮她找华克勤诊治。每次,华克勤都答应给她加号。转眼从2010年到2015年,从7岁的孩子到月经初潮的少女,华克勤守护了这个女孩整整5年。

  “其实,她看到这样的老病人,心里是很开心的。”虽然华克勤从不多说什么,但是了解她的同事很肯定地告诉笔者。也许,看着经自己的努力治愈和守护过的病患,了解到她们已经从巨大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身体和生活都得以恢复正常,这本身就是对医者最好的嘉奖。

   病人,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病人

  早晨8:30开诊后,华克勤让加号的病人先进,给她们刷卡同意加号,等加号的病人出去挂号了,才依次叫已经挂号的病人进来看诊。

  华克勤的诊室内部空间不大。开诊后十分钟,病人就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住了华克勤。

  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子坐在华克勤的对面。神情忐忑地看着她。

  由于妇科诊断牵涉病人隐私,病人大都十分敏感。华克勤看诊过程中,语音很低,基本上保证只有坐得离她最近的患者本人可以全部听清。

  这位病人患了宫颈癌。由于她已经有了孩子,而且年龄偏大,华克勤建议她不要保留子宫。但她犹豫不决。

  “你的卵巢是保留的,不会影响女性的生理机能。如果不打算再生孩子,建议还是拿掉(子宫)。”华克勤对她说。

  “可是,我还有点想生二胎。”女子道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华克勤沉吟了一会儿,轻声说:“如果你想好了,我们可以想办法给你保留生育功能,不过这毕竟是癌,你要再考虑一下……”听到医生这么说,病人更加犹豫了。但她也知道,这个决定,只能自己做。

  华克勤做过太多为病人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她认为,病人,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病人。病人最基本的需求是医生必须要考虑的,既包括生活质量,也包括人情天伦。为此,她潜心研究微创技术,近年来,更是不满足于只切除病灶部位,而是努力保留患者的生殖器官和盆底神经等,不仅达到了根治手术的效果,更为患者保留了生育功能、泌尿功能和性生理功能,让她们能够继续享受人情天伦。

  但是华克勤并不会劝每个病人都保留生育功能。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她认为,“医生确定治疗方案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治疗方法对肿瘤预后是否有影响,在保证肿瘤治疗规范的基础上,其次才考虑提高她的生活质量,然后才是生殖和生育功能。

  “作为一名医生,首先要考虑什么,次要考虑什么,这个很重要。”华克勤强调。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来自浙江的张女士是由丈夫陪着来看诊的。她运气不错,在网上“”到了24号。

  得知生子宫内膜腺癌的时候,她和家人打听了很多地方,也查阅了很多资料,最后决定到华克勤这里来求一个确诊。

  张女士身材瘦小,面色憔悴,眼神带着一丝怯怯,8点就来候诊了。将近10点的时候,终于轮到她就诊了,进诊室刚走了两步,回头发现丈夫没跟进来就急了,想要让丈夫陪诊。门口的护士告诉她,妇科诊室,男士不能进。

  正在埋头看病历的华克勤听到了这边的动静,抬头看了一眼,向她招手,“你过来,坐下,我给你看看。”张女士坐在桌前,华克勤一边看她的检查报告,一边安慰她:“不要紧张,我先给你做个检查,你先去后面床上躺下。

  华克勤对待病人始终是面带微笑的,但微笑中也不乏医生的职业威严感。这种微笑常常让病人有一种实实在在的温暖,而与生俱来的职业威严感,带给病人更多的是一种自信和安心。作为上海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卫生部妇科四类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主任、上海市妇科质控中心主任,华克勤在妇科微创领域和腹腔镜技术方面的造诣非常深。病人总是能从她那里得到中肯的解答,以及对自己病情的准确判断。

  她对病人的耐心更体现在检查治疗过程中的点滴细节:比如,妇科检查完毕一定会帮行动不便的患者整理衣服;冬天检查之前一定要把手先搓热……这些点滴的安慰,患者都能感受得到。她常常以特鲁多医生的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来勉励自己和团队的医生。

  她的助手告诉我:“华克勤教授是个富有挑战精神的人,她总是愿意为了患者去实现一些东西,去尝试一些东西。”她从来不因害怕承担手术风险而拒绝患者,常常自己扛下所有的责任,研究、比对手术方案,为的是给患者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也为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造福更多同样遭遇的患者。

  从检查床上回到桌前,张女士已经基本打消了先前的紧张。出了诊室,张女士对同样焦急等候的丈夫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觉得华医生好,我就在这里做手术。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

  就在不久前,她刚刚为一个12岁的女孩晨晨(化名),做了一个对孩子一生影响深远的手术。

  晨晨患的是卵巢畸胎囊肿,已有20cm。妈妈带她从宁波到上海,大大小小的医院,跑了好多家,几乎所有的医生都说:“这个囊肿太大了,必须开腹手术,否则风险太大了,而且不能保证不影响卵巢功能。

  晨晨妈妈不死心,千方百计找到了华克勤。经过了检查和判断,华克勤答应给女孩做腹腔镜手术:“我们努力一下,尽量不让孩子留下遗憾,她的人生才刚开始!

  那一刻,晨晨妈妈的泪水“”的一下流了下来。

  因为查出女儿生病到找到华克勤的这段时间,没有人比她更清楚女儿的病情,没有人比她更清楚华克勤的这个决定的技术难度,以及这个决定对晨晨的一生意味着什么。

  手术很成功,女孩的腹部仅留下3个0.5-1厘米及脐孔1厘米的“钥匙孔”切口,生育功能也被成功保住了。

  病床上的女孩执意用“华妈妈”来称呼华克勤,虽然她只有12岁,但是她自己告诉大人,华妈妈是她的再生父母。

  谈起这个孩子,华克勤说话的口吻也完全是母亲般的:“她还这么小,我总是要多考虑一点的,她这么大的囊肿,腹腔镜做起来很麻烦而且风险很高,但是,她才12岁,以后还要当妈妈的啊!

  医生对病人的同情不是用眼泪,而是用心神和技术守护她们的生命。华克勤坚信,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敬。从医20年来,华克勤领衔完成了红房子医院内几乎所有种类的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第一次尝试,并不断地拓展着新的术式。在她的带领下,许多探索,还在进行中。

  “请放心,一定尽力。”这是华克勤对患者不变的承诺。

  华克勤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上海妇产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卫生部四级妇科内镜培训中心主任、上海市妇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上海市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诊疗中心副主任等。擅长妇科肿瘤内分泌以及女性盆底功能重建等。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