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教育时报》:华东理工勤工助学20年变迁

05.01.2015  13:00

      勤工助学是每个大学生都经历或听闻的。那勤工助学是怎么来的?这些年发生了哪些变迁?借着华东理工大学勤助中心20年生日之际,记者采访了上海市高校勤工助学协作组秘书长、华东理工大学勤工助学中心主任徐美华,请她讲述高校勤工助学20年变迁。

  

勤工助学是怎么来的

 

      “勤工助学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徐美华介绍,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高校由单一的国家计划招生免费教育模式,逐步向高等教育收费教育模式转变。1994年起,包括华东理工大学在内的全国40多所高校率先实施“并轨制”改革。
      没有了国家补贴,贫困生的学费和生活费从哪里来?这一年,国家层面组织多次调研,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方案,并希望率先并轨的高校尽快出台资助的办法。
      这一年的6月22日,华东理工大学经过3次调研,在制订若干资助贫困学生规定的基础上,成立“勤工助学指导中心”,隶属学生工作部,徐美华成为筹备人。
      “创业期非常艰苦,借了学校第二课堂办公室四分之一的地方当办公室,一桌两椅是全部的资产,专职老师就我一人,”徐美华回忆,那时她刚随在华理读博的先生调入学校,有3个去向可供选择:图书馆、户籍管理科和筹备中的勤助中心。当得知她担任过哈尔滨职工医学院学生科科长后,书记就极力劝说她参与筹备勤助中心,继续发挥学生工作的特长。没想到,这一答应就是20年。
      勤工助学在上世纪90年代还是个新鲜事,社会不了解,也没现成经验,徐美华带着一批学生助理,从零开始,边摸索边干,第一想到的就是家教。
      那时,华东理工大学所在的梅陇地区还有大片农田,附近的小区就零星几个,徐美华和学生就一户一户地上门拜访。“清小区、扫楼层,印发宣传单,宣传学校学生的家教服务,寻找潜在的目标市场。”徐美华记得,由于当时家教市场还不像现在这般红火,附近小区有家教需求的家庭很有限,他们的足迹曾拓展到龙吴路、徐家汇……
      “成立一年,总共推出了200个岗位,并不多。”徐美华的谦虚掩盖不了寻找这些岗位的艰辛。

  

第一个高校书报亭落成

 

      上海市第一座勤工助学书报亭,就落成在华理。“提起这个,还有段难忘的插曲。”徐美华说,那时家教需求少,校外的岗位也不多,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就瞄向了校门口生意不错的报摊。
      彼时网络还没成气候,报刊销量非常好,“吃好夜饭读夜报”正是不少老上海人的生活习惯。学生以每份二毛五的价钱从报摊老板那里批来《新民晚报》,再以三毛钱的报价卖给周围居民和学生,每份赚5分钱。
      “随着报摊影响力的扩大,就有人来问是否有杂志卖,也有人想买其他报纸。于是,我们渐渐增加品种,有了早报、晚报和经济类的杂志。”徐美华记得那时最好卖的杂志是《青年文摘》。
      “学生们真的很聪明。”徐美华说,学生和报摊老板混熟后,就询问他们的进货途径。看到学生勤工助学很不容易,老板毫无保留地传授起“卖报机密”,告诉学生从报社批报会更便宜,利润也高。
      随后,在华东理工大学校领导的牵线搭桥下,勤助中心与报社取得联系,获得了从报社直接取报的权利。
      “我们深入了才知道,报社发报一般是分三批,第一批先保证邮政车送到订户,第二批发放给各大批发商,第三批才是报摊老板和散户,我们学生获得了第二批取报的机会。”徐美华解释,那时候卖报,时间就是利润,如果早一批拿到,就能多卖掉几份,所以陆续有学校附近报贩委托学生取报,每份报纸加1-2分钱,勤助中心成了梅陇地区小有名的“报头”。
      那时交通不方便,学生们取报卖报特别辛苦,早报早上6点前要卖,学生必须四五点就骑车赶到报社取报,无论刮风下雨,365天无休息。“那时卖报就怕下雨,担心报纸被淋湿”,徐美华说,等条件好转了,就在校门自建了一个“简易书报亭”,做个“铁皮箱”,卖不掉的报刊就锁进铁柜;架起大雨伞,下雨时有了遮挡。
      到了1997年,适逢上海市宣传系统在全市推广“东方书报亭”,徐美华他们借此契机,在市教委的支持下,建成了上海市第一个学生书报亭和大学生报业部。
      之后,学生书报亭如雨后春笋般地在上海各高校中得到推广,成为上海市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的一道亮丽风景。

  

勤工助学联合体的变化

 

      徐美华还兼着“上海市高校勤工助学协作组秘书长”一职,该组织已吸纳复旦、上海交大、同济等56所高校。谈起这段合作,徐美华直说不容易。
      从1994年各校相继成立勤工助学中心后,学生勤工助学呈现的是“散兵作战”的状态,家教领域更为明显。“常常是这个学校‘扫楼’一遍,过会又来另一所学校挨家挨户推门,给家长造成麻烦和不信任感。”徐美华说,在市教委的支持下,各高校勤工助学中心逐渐联合在一起,“划区域合作”,比如徐汇地区就以华东理工、上师大等几所高校为主,宣传时将区域内高校整体推出,由用户自己根据情况选择。
      “这样一来,既避免了重复扫楼,还可以向更远地区推广,通过集体作战,社会对学生勤工助学认可度越来越高。”徐美华说,经过几年宣传推广,到1998年时,社会上基本认可了“勤工助学”这回事,家教市场也流行起来。
      “这时遇到了新问题,社会上有很多公司在不同高校招聘大学生勤工助学,同样工作给学生的报酬不同,高的达一小时8元,低的仅一小时5元,学生之间形成了落差和不公平。”徐美华说,在这种情况下,由市教委出面,成立了上海市高校勤工助学协会,统筹全市勤工助学工作,规范勤工助学市场,互相交流学习经验……
      8年前,随着政府机构功能的下放,这一合作体转变成为民间组织——上海市高校勤工助学协作组,由华东理工大学负责牵头,徐美华出任秘书长。“可能就是我在勤工助学阵线工作时间比较长,就让我多参与一下吧。”徐美华谦虚地说。
      其实,在这20年里,教育部、市教委出台的不少勤工助学文件,都有徐美华贡献的金点子。

  

从这里走出好多大老板

 

      20年里,让徐美华感到欣慰的是,一批贫困的学子因为勤工助学,解决了学杂费之忧,找回了自信,锻炼了能力,获得了成长……
      在华理勤工助学20周年庆典上,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应波回忆,当年这个穿着破旧T恤、怀揣3000元的山里孩子,在缴完学费后,一头扎入了勤工助学基地,连续几个晚上九十点钟在学生宿舍楼前数亮着灯的宿舍,就为了弄清学校到底有多少间宿舍住了学生,以便做好学生派发报纸的工作……2007年,谢应波创办了“泰坦”,发展到现在该公司年营业收入约3亿元。出于感恩,他于2012年底在华理设立了泰坦探索奖学金,每年提供10万元奖金。
      “李秀盛、苗建龙、刘大伟、张伟超、程中秋、谢兆鸿……”在徐美华的记忆里,有一大批像谢应波这样以勤工助学为人生就业创业起点的典型,他们中有些人的公司已经上市,有的是全球500强的高级管理人员……
      “勤工助学指导中心是一个‘帮学业、促就业、扶创业’的实践育人平台,经历了从扶贫、扶志到扶人的过程。”徐美华说,2006年成立勤工助学实业集团后,勤工助学开始与专业实践、创业教育等结合起来,一大批学生还在这里提前进行专业实习、学习管理经验……
      今年,勤工助学中心还在徐汇校区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工作室,已招募立德尔(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4支创业团队入驻。“我们请了谢应波等一批创业成功的毕业生过来做顾问。”徐美华说。
      “创新、创业从这里开始”,这是华东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给勤助中心的题词,也是徐美华在20年后再出发的新目标。

 

      原文来源:《东方教育时报》 2014-12-31 | 作者:桑翔

      原文链接: http://bk.shedunews.com/dfjysb/html/2014-12/31/content_328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