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举行拔尖学生培养专题会

06.07.2020  06:11

  教育关乎国运,国家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代浪潮奔腾而至,对人才需求提出新要求,对教育创新提出新挑战,高等教育正承担着前所未有的重大使命,即打造中国发展的国之战略重器。作为一所以教育见长的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华东师大如何在变革的浪潮中构建本科人才培养的“高原”“高峰”,以更好更强的精英教育培养创造未来的拔尖人才?7月3日,华东师大举行拔尖学生培养专题会,校领导、相关学部院系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优秀教师代表聚焦新形势下拔尖学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为学校拔尖学生培养提供新思路。

华东师大举行拔尖学生培养专题会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教务处处长孟钟捷在专题报告中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回应“钱学森之问”。在分析概括国内外五所一流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特点,总结和反思本校拔尖学生培养的成效与不足后,他着重阐述了学校强基计划、拔尖计划的基本设想,提出以两个全过程,三段式、留白式培养打造拔尖学生培养新模式。即构建通识教育阶段、专业教育阶段、成长性自主选择阶段逐层递进,宽口径、厚基础、重交叉的人才培养体系,全程贯穿德智体美劳综合素养提升计划和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养成。除了强基计划、拔尖计划,孟钟捷还介绍了学校教育学部本科教育三三制改革、智能新师范、新工科、新文科、双学士学位等人才培养改革项目的设想,接下来学校将以各类人才培养改革项目为抓手,以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培养面向未来世界的领跑者。

教务处处长孟钟捷作专题报告

  “拔尖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质?”“如何将真正优秀、有潜力的学生遴选出来?”“华东师大跟其他一流高校相比,培养拔尖学生具有什么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如何培养具有显著竞争力的拔尖学生?”专题报告后,与会人员积极发言、热烈讨论,围绕拔尖学生培养各个环节,以及拔尖学生培养重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从营造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注重智力、非智力因素影响下的动态考察选拔,加强师生深度教与学,跨学科交叉培养,思维训练等不同角度提出诸多意见和建议。

与会人员讨论交流

  “华东师范大学是否卓越?我们在中国高校定位中是否卓越?我们的学生招进来、培养出去后是否卓越?对标世界一流大学定位来看,我们的育人合格吗?”校长钱旭红聚焦“拔尖卓越”的深刻内涵,抛出一连串问题,将思考引向深入。“改变国运,从卓越育人开始。”钱旭红从本科教育切入,阐述了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理解,指出要通过学术卓越做到育人卓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囿于知识点。知识点不能丢,但更重要的是要超越知识点,强化自由、全面的思维和能力教育。思维教育对应通识教育,能力教育对应专业教育。

校长钱旭红聚焦“拔尖卓越”的深刻内涵发言

  那么,如何做好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钱旭红认为,通识教育应该贯穿整个大学四年,重点在前1.5年。学校要围绕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建立一整套全新的“金字塔结构式”的通识教育体系:塔顶是将《人类思维和学科历史》作为必修课,防止思维教育传授过程中的空泛化;第二层是以《共产党宣言》《道德经》《几何原本》《量子史话》等重要著作为代表的人类经典,带领学生从中读出其普适性的意义,吸收最好的人类文明的营养;第三层即大量培养素质和能力的通识课程,要能让学生在理工文艺知识的兼收并蓄中得到全面的收获。通识教育重基础,专业教育讲前沿。钱旭红认为,专业教育要在大学四年里逐步加深,螺旋式上升强化,将本校教师的前沿研究、近五年内国际前沿进展,以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授课内容相结合,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同时,要立足培养世界一流人才的定位,按照世界一流专业要求规范,对学校所有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进行适当的梳理,建立起完整的育人标准、育人模式,以及课程体系。通过重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体系,使得学生真正打上华东师大的烙印,进而在将来的岗位上,有超出他人的竞争力。

校党委书记梅兵围绕教育专题会讲话

  校党委书记梅兵在讲话中表示,教育专题会是学校的新举措、新机制,旨在聚焦学校感兴趣的一些问题,深入研讨、启发思路,进而引出更多更深的讨论和思考,提高学校解决关键问题的能力和行政效率。今年学校的工作重点是学科评、规、建,目标指向学术卓越和育人卓越。目前,各学部院系对学术卓越普遍比较重视,但对育人卓越关注不足。此次拔尖学生培养专题会是本学期四场教育专题会的最后一场,是阶段性的总结,同时也拉开了未来两个月人才培养大思考、大讨论的序幕,学校将以学科评、规、建工作开展为契机,以人才培养为牵引器,实现教育内涵式发展,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校领导朱民、杨昌利、曹友谊、孙真荣、戴立益,校党委常委顾红亮、程静,教学委员会代表,督导代表,部分学部院系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约6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戴立益主持。



图| 戴琪  文| 戴琪、教务处  来源| 教务处  编辑| 古丽达娜·巴哈提  编审| 吕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