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晨报:十院骨科自主研发微创穿刺定位器
“有了脊柱内镜穿刺定位器,手术时间大大减少,即使是经验不是很丰富的医生,也能精准定位,降低了手术的风险。”近日,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举办的第七届脊柱微创学习班上,脊柱外科主任贺石生教授向大家展示了他和他的团队自主研发的“神器”——脊柱内镜穿刺定位器。
贺石生教授介绍,脊椎处于人体浅表部位,由一块块椎骨以“犬牙差互”的方式连缀在一起构成,脊神经在狭窄的孔洞和缝隙中穿行。与肌肉组织、结缔组织不同,中枢神经绝不可随意触碰,否则轻则导致神经功能障碍,重则引发瘫痪。为了确保手术安全,“老底子”的脊柱手术往往要开一个长达十多厘米甚至几十厘米的切口,将皮肤、筋膜、肌肉层层切开,充分暴露出手术部位。这样的手术常被患者形容为凶险莫测。
近年来,脊柱内镜手术由于具有软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可以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推崇。但脊柱微创手术非常依赖于医生对患者局部解剖的熟稔,换言之,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更需要大量手术病例的操练。贺石生教授告诉笔者,如果手术医生是新手,微创手术的关键一步——穿刺就要耗时1-2个小时,反复尝试穿刺20-30余次,医生和患者不得不长时间暴露在X光下,这样势必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经验需要时间的累积,不能一蹴而就。如何才能将医生经验对手术时间、手术成效的影响降到最低呢?那就必需依靠专用医疗器械来弥补医生个体经验的不足了。十院脊柱外科团队在贺石生教授带领下,历时五年,终于研制出了脊柱内镜定位器。“目前,我们医院已经通过这个机器为近50例患者做了手术,有了它的精准定位,医生的穿刺可实现一次成功,降低了手术当中医生及患者的射线暴露,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
(戚红洁)
版面链接: 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cb/html/2016-06/30/content_2019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