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一重返地球:航天员的失重33天
“神州十一号报告,已顺利返回,栋幺(景海鹏)感觉良好,栋二(陈冬)感觉良好。”2016年11月18日下午2点34分,神舟十一号返回舱在内蒙古乌兰察布阿木古郎大草原成功着陆,航天员顺利返回。
至此,神州十一号历时33天的旅程结束。景海鹏和陈冬,也完成了中国航天员首次长达一个月的太空生活。
航天员的太空33天,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一大步,也是人类通往太空梦想的一大步。他们在空中的衣食住行,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重返地球
11月17日上午,景海鹏和陈冬关闭了“天宫二号”实验舱的前舱门,离开了这个他们生活了三十天的太空之家,回到了神舟十一号飞船,准备返航。
12点左右,画面显示,两位航天员已经在返回舱就位,手套、护膝、航天服已经穿戴完毕,即将进行飞船的调姿解锁。航天员在返回舱内感觉良好。
13:30,推进舱返回舱分离。随后,返回舱主降落伞打开。飞船返回路上的使用的降落伞,是由三种各司其职的降落伞组成的小家庭。三种伞中,最小的引导伞直径有2米多,最大的主伞面积则达到了1200平方米。当飞船到达距离地面十公里左右的高度时,这三种伞组成了降落伞家庭,就要开始发挥它们各自不同的作用了。
14:07分,神十一返回舱在内蒙古顺利着陆。
14:18分,地面搜救人员顺利抵达返回舱落点。3分钟后,航天员首次自己打开舱门,在舱内接受医务人员身体检测。
14:34分,两位航天员发出汇报:“神州十一号报告,已顺利返回,栋幺(景海鹏)感觉良好,栋二(陈冬)感觉良好。”
电视直播前观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返航过程,航天员需要经历怎样的过程?
第一件事,是让飞船和天宫二号分开。各自分道扬镳后,飞船就开始瞄准主着陆场,调整飞行轨道,准备返回。
高度393公里,速度每秒7.3公里,飞船独自向着地球飞去。
时间快进到航天员返回地面前的两个半小时左右。返回舱和推进舱分离。
一开始,飞船大头朝上在飞行,而为了让它在回到大层内能够产生足够的升力,来控制下降的速度和角度,这个时候就要控制返回舱进行姿态调整,变成大头朝前的姿态,准备进入大气层,航天员离家又近了一点儿。
这个时候,飞船离地面的高度是120公里,速度在每秒钟7.5公里左右。
不过,飞船在穿越稠密的大气层时,会产生巨大的摩擦力,这种摩擦力让返回舱外部产生上千度的高温。
此刻坐在返回舱内部,从两边的舷窗向外看去,窗外一片通红。不过虽然看起来一片火海,可是航天员坐在这里却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感觉。因为飞船返回舱外表涂着灰色的特殊材料,它们可以耐住这上千度的高温,通过慢慢燃烧掉自己给飞船降温,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地面上看到的返回舱总是外表黑乎乎一副烧焦的样子。
大约下降到约80公里的高度时,就会进入黑障区。这时,返回舱与地面暂时失去联系,不管是声音、图像、还是遥测信息,全部中断,剩下的只有等待。
这一段“最难熬的时光”大概要持续4到6分钟,一直要到返回舱距离地球约40公里高的地方,黑障才会消失。
出了黑障区,和地面又重新建立了通信联系,接下来一个重要动作,就是开降落伞。在这个过程中,返回舱又是摇摆又是旋转,甚至还有翻滚,运动非常剧烈。
随着主伞的完全打开,返回舱逐渐恢复平稳。这个时候,飞船的速度就降到了每秒钟7米左右。此时,坐在返回舱里的航天员也要系紧束缚带,准备好对抗着陆冲击。
接下来,返回舱的防热大底被抛掉。当飞船下降到离地面只有一米的时候,飞船底部的反推发动机就会点火,产生向上的推力,这样就把飞船下降的速度进一步降低到了每秒3米。飞船平稳地降落在了预定的落区。
而早已准备好的地面搜救医护队伍,也迅速抵达落点。
失重33天后,景海鹏和陈冬再次踏上地面。而他们的太空生活,也成为难忘的经历。
航天员的太空食谱
“天宫”生活:首次泡茶
“哇,太漂亮了。”景海鹏:“爽不爽?”“特别漂亮。”“我问你爽不爽?”“陈冬:“爽!”
10月15日,神十一顺利升空,陈冬第一次看见太空,这段轻松的对话开启了两人的太空之旅。
10月18日上午3时24分,神州11号成功和天宫2号太空实验室交汇对接。航天员景海鹏和陈东进入了天宫2号实验舱,他们共在天宫2号停驻了30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停留新纪录。
实验舱既是工作空间,也是生活空间。这一次航天员要开展的四种空间科学试验,都会在这里面完成。同时,航天员在太空中的吃喝睡也都在这里面。
这个“家”大概有40立方米,去掉设备所占的空间,航天员有15立方米的有效活动空间,大概相当于一个7平方米大的房间。在地球上来说可能算蜗居,但是在太空中,天宫二号就是不折不扣的大house了。
第三次“上天”的景海鹏还评价:天宫一号比较舒服,天宫二号更舒服,布局、装修、颜色搭配都非常好。
在天宫二号实验舱侧面,还有一个圆形的舷窗,航天员可以从这里观测太空,看日升日落。由于天宫二号绕地球一圈是90分钟,航天员每天差不多要看16次日出。
但航天员很忙。每天都有8小时的工作任务,每周1天休息时间。
天宫第一天,在完成了转移物品、确认仪表设置、进行飞行器状态巡检、回收试验件等任务后,两人直到下午两点才休息。
此后,通过航天日志和远程通讯,两位“太空人”的衣食住行也即时呈现在“地球人”面前。
太空中吃什么?是地球吃货最关注的话题之一。11月15日,景海鹏通过太空日记中写到,大家可能会觉得航天食品特别单调,口感也不好,其实不然。在组合体飞行阶段,两人的食谱五天一循环,有6大类近100种食品,不仅吃得丰富,甚至还可以“挑挑食”。
他以当日的食谱为例:早餐,有粳米粥、椰蓉面包、五香鹌鹑蛋、酱香芥菜等,总共7种食品;中午有8种,包括什锦炒饭、肉丝炒面、土豆牛肉、紫菜蛋花汤等;晚上也有8种,有绿豆炒面、牛肉米粉、虾仁鸡蛋、什锦罐头等;加餐有5种,包括麻辣猪肉、蟹黄蚕豆、香辣豆干等。
为了将对美食的追求坚持到外太空,工作人员还为景海鹏把山西老家的陈醋用小袋子分装好,带上了太空,也为来自河南的陈冬准备了一些家乡面食。
两位航天员还泡了茶喝,这在此前的飞行中是没有的,其他国家的航天员也很少这样做。
此外,在失重环境中,洗澡、睡觉和吃饭这些“私事”也要特殊处理。上厕所靠抽:将容器对准身体用力按,排泄物会被抽进垃圾袋。洗澡靠擦:用湿纸巾擦拭。睡觉在袋子里:挂在舱壁上。穿衣服要加弹性:防止骨质丢失。
为了对抗失重造成血容量下降、肌肉萎缩、骨质丢失等身体影响,两位航天员还首次在太空中跑步。天宫二号内置了跑步机、动感单车、拉力器等健身器材。
太空之旅到第二十天时,陈冬介绍了两人的运动健身情况。“其实,我们前两天刚开始跑步的时候,都跑不起来。直到第三天,景师兄跑起来了,还一下子跑了一小时。”
陈冬表示,在天上蹬自行车有点像是躺着蹬的感觉,不太容易使劲,比较累。此外,由于自行车只有一台,往往一个人蹬自行车的时候,另一个人在做拉力器。
太空实验:种菜养蚕天地会诊
航天员在天上的适应状况本身是最重要的实验,不过他们还有更多任务: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等四大类16项在轨试(实)验。在太空中,他们既是驾驶员、科学家,又是医生、工程师,他们还要客串教师角色,为中小学生科普“太空养蚕”“双摆实验”“水膜反应”。
《火星救援》中航天员在火星种植土豆的情景让人印象深刻。而景海鹏和陈冬则种起生菜。除了播种、间苗、浇水,他们还要每天对生菜进行观察、拍照,检查基质的含水率、养分含量等。景海鹏说,我们就像是太空的“农民”。
在进入组合体的第五天早上,两人发现种子发芽了,非常高兴,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地面工作人员,同时拍了很多照片,还与生菜芽合影留念了。返回地球时,两人把此次种植生菜的植物采样带了回来。
此外,“太空养蚕”也是这次飞行任务中一个有趣的实验。六只可爱的“蚕宝宝”是科学家培育改良的品种“秋丰白玉”。在养蚕将近一周时,有的已经开始吐丝结茧了。
用航天材料打造的蚕宝宝“太空屋”,不仅“食堂”、“卫生间”齐备。房间的内壁还做了粗磨砂处理,并粘贴了无纺布,蚕宝宝在失重环境下也能行动自如。
除以上这些,10月21日,天宫二号还开启了人类史上首次太空脑机交互实验。这项实验可将航天员的思维活动转化为操作指令,并监测航天员的脑力负荷等状态;在天宫二号的睡眠区里,设计师们还专门增加了“云插座”,两位航天员借此可与家人进行私密通话。
在太空中,如果航天员身体不舒服,还可以天地协同“会诊”。天地协同链路联通了人、天、地三个方面。由航天员发起,先将身体情况与地面医生进行沟通,医生再根据航天员检查的数据和通话资料与医院专家进行沟通,最后把结果和处方上传给航天员,实现天地远程会诊。
据了解,实施这个项目的目的主要是为将来空间站任务的中长期飞行中,航天员在轨有可能发生的一些比较复杂的、临床性的病症难以诊断,为我们在这个时候处置这些问题提供一种有效的地面支持手段,确保航天员能够在轨把这些问题及时地处置掉,保证飞行能够正常进行,不至于因为疾病问题而提前返回。
景海鹏和陈冬的太空日志:
10.17
陈冬第一次看见太空
陈冬:哇,太漂亮了
景海鹏:爽不爽
陈冬:特别漂亮
景海鹏:我问你爽不爽
陈冬:爽
10.19
景海鹏和陈冬进入天宫二号
10.20
景海鹏第一次太空养蚕
并把蚕拿出来“遛”了一下
10.22
陈冬第一次太空跑步
10.24
景海鹏太空中过生日
10.30
陈冬太空检测身体
“我在太空检查时发现颈动脉多了一条,后来才发现是旁边的静脉在太空变粗了,“伪装成了动脉””
11.4
景海鹏演示太空吃饭
这次又6大类近100种食物都是航天员爱吃的景海鹏过生日还吃了两块奶酪蛋糕
11.9
习近平和景海鹏、陈冬通话
11.10
景海鹏、陈冬在太空做了10多项实验
11.11
景海鹏、陈冬在太空种菜
11.15
俩人在太空中打包行李为回家做准备
(央视、新华社消息综合报道)
作者:张亚利 姚舜 编辑:王晓 栏目:《聚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