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一工况正常航天员状态良好 明日对接天宫2号

18.10.2016  23:35

  点火升空。新华社发

  航天员景海鹏(右)、陈冬在出征仪式上挥手。

  航天员景海鹏(右)和陈冬在任务节点顺利完成后相互握手。

  昨天上午7点30分,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5秒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陈冬两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正在印度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第一时间发来贺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北京观看飞船发射实况。

   贺电

   飞船发射成功习近平致电祝贺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贺电。

  “欣闻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谨向全体参研参试人员和航天员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将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开展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

  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攻关任重道远。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精心做好后续各项工作,确保实现既定任务目标,不断开创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新局面,使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远,为建设航天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现场目击

   5分钟精确算参数确定进入预定轨道

  10月17日7时,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进入30分钟准备。透过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的巨幅液晶屏可以看到,搭载景海鹏、陈冬两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一号飞船整装待发。

  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的飞控神经中枢,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即将开启飞天路上新的传奇:牵引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进行空间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飞行30天,而这也将是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

  “5分钟准备!”大厅扩音器里,传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零号指挥员的声音。两名航天员再次检查调整束缚带,关闭面窗,镇定地等待飞天时刻的到来。

  “1分钟准备!

  “10、9、8……点火!起飞!”7时30分,长征火箭托举着神舟十一号飞船腾空而起,直指苍穹,踏上与天宫二号相会的浪漫之旅。

  “火箭飞行正常!”“跟踪正常!

  “遥测信号正常!

  ……

  来自各测控网点的数据源源不断地汇聚到中心。各种数据、曲线不断闪烁,北京时间、任务时间、飞行时间不断跳跃。

  载人航天,人命关天。飞船飞行的每一秒都关系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危。

  中心神舟十一号总体主任设计师胡国林形容自己是坐在“火山口”执行任务。此刻,他正在严密监视着飞船和航天员的各项指标状态。

  “逃逸塔分离!”——这意味着火箭和飞船越过了最为危险的上升段前两分钟。胡国林终于松了一口气。为了这短短的时间,他们应急救生方案就做了几十个,目的只有一个:确保航天员的绝对安全。

  “助推器分离”“整流罩分离”……伴随着一连串熟悉的口令,火箭飞出大气层。

  很快,飞船迎来属于它的重要时刻——船箭成功分离。

  透过飞控大厅的液晶显示屏可以看到,神舟十一号美丽的身影独自遨游在深蓝色太空。

  此刻,任务“接力棒”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交到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手中,他们将继续为航天员保驾护航。

  船箭分离后的第14秒,上行控制岗位的工程师费江涛向神舟十一号飞船发送了第一条入轨指令。从他指尖发出的每一条指令,关系着飞船的每一次姿态调整、每一次变轨,也将引领着飞船的九天赴约之旅。

  “帆板展开正常!”费江涛发出的指令得到了响应——神舟十一号飞船张开蓝色的“翅膀”,吮吸着太阳的能量。

  与此同时,轨道室工程师张宇正带领同事们与时间赛跑。他们要在5分钟内精确计算出飞船的初始轨道参数。而这组参数,也将是判断飞船是否发射成功的唯一依据。

  很快,张宇给出了答案。

  “神舟十一号飞船进入预定轨道。

  飞控大厅里掌声响起。

   飞行进展

   需要5次导引控制首次实施已获成功

  记者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获悉,17日中午12点56分,在中心科技人员精确控制下,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实施第一次远距离导引控制,抬高了近地点高度。截至目前,神舟十一号飞船工况正常,航天员状态良好。

  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军介绍,为牵引飞船追赶万里之外的天宫二号,中心需要对飞船进行5次远距离导引控制。首先,中心要抬高飞船的近地点高度,之后对轨道面进行修正,然后再

  抬高远地点高度,最后还要进行轨道圆化和组合体修正。经过5次远距离导引控制之后,飞船将到达天宫二号后下方52公里左右的位置,两个航天器建立空空通信,转入到自主控制段。

  与前几次交会对接任务不同,此次交会对接轨道和返回轨道高度比之前增加了50公里,将首次考核验证空间站阶段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还将首次考核航天员中期驻留能力。为此,中心科技人员调整了对飞船的控制策略。

   未来动向

   预计明天交会对接将形成“天神”组合

  预计在本月19日,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将进行空间交会对接,形成“天神”组合,携手探索宇宙奥秘。

  想在布满宇宙射线、高能粒子的太空环境中平稳飞行可不能天马行空、“任性”地随意乱飞,需要严格按照预定的轨道进行。与车辆在地面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只需控制前进方向不同,要想在太空实现这点,难度更高,需要精准地控制上、下、左、右、前、后等多个方向,这对航天器的控制系统要求极高。

  而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为了完成承载航天员进行我国首次30天中长期在轨驻留实验,这两个近10吨重的大家伙,要通过组合体控制技术实现“1 1=1”,在数万米每秒的高速飞行中保持轨道的毫厘不差,上演令人惊叹的空间华尔兹。

  为打造最佳“天神”组合,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的缔造者、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院长张洪太说,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后,组合体姿态和轨道的控制权将交由天宫二号负责,“退居二线”的神舟十一号将关闭大部分设备,只承担太阳能帆板控制的职责,保证随时提供为组合体提供稳定的能源保障。

  组合体在太空运行中,其携带的很多设备的电力能源需要太阳能的支撑和转化,对此,在绕地运行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组合体上的太阳能帆板始终对准太阳,尽可能多地接受阳光的照射,“天神”组合需要时刻调整姿态。

   关注天宫

  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而先期进入太空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在轨运行一个多月。随天宫二号发射入轨的50余件有效载荷目前情况如何?10余项空间科学与应用实验是否已经开展?

  记者从天宫二号空间应用系统总体部获悉,天宫二号有效载荷进入太空后,陆续进行了加电自检、在轨初始状态设置和初步功能测试,各有效载荷和在轨支持设备运行正常,性能稳定,状态良好。目前,部分实验已获取了一批相关典型区域图像和科学实验数据。

  天宫二号运行一个月部分实验“首战告捷

  空间冷原子钟

  它是国际上第一台空间运行的冷原子钟,可以使飞行器自主守时精度提高两个量级。目前实验成功进行了冷原子的冷却、抛射、选态、微波相互作用和探测,在国际上首次获得了微重力环境下冷原子钟信号。经分析,频率稳定度符合预期,为下一步科学实验奠定了基础。它还是专门探测地球临边大气层的遥感仪器,其前向光谱仪和环形成像仪已分别获取多组连续光谱和多方位大气数据,还获取了地外月球紫外图像。

  综合材料实验

  该实验将研究多种新型材料在地面重力环境下难以获知的物理和化学规律及性质。目前已完成第一批次6支样品实验,材料生长炉温场控制满足实验需求。

  高等植物培养实验

  该实验将研究拟南芥和水稻种子在太空中萌发、生长、开花、结籽的全过程。目前已顺利完成了营养液加注,拟南芥和水稻种子在注液四天后陆续萌发,目前生长状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