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头版]附属儿童医院等沪上三甲医院多举措改善就医体验

16.10.2014  02:24

  申城各大医院正跨入海量门诊时代。近日,记者走访多家医院获悉: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日均门诊破万人,已是常态;即便是专科医院,日均门诊量“超五(千)破六(千)”亦常有发生。海量门诊面前,如何改善就医体验?

  来自市卫生计生委的统计显示:本市各级医疗机构对照病家需求,找寻自身不足,今年以来从中总结出了一批服务新招,其中不少实践下来效果显著,有效化解了超高门诊可能带来的病家负面情绪。

   微博微信可挂号咨询

  上海市儿童医院,日均门诊量高达五千多,曾经就诊环境拥挤、候诊漫长。针对家长“等候三小时、看病三分钟”的抱怨,儿童医院利用微信成功化解:病人绑定就诊卡,可微信在线挂号,还能实时查询排队等候人数,一改过去干等着急的局面。医院调查还发现,家长提出的问题80%雷同,有限时间里医生反复回答,资源有所浪费。整合不同疾病相关知识,集纳进入微信,推送给家长,可达到预习问诊的目的。已用过两次微信在线挂号的孙小姐,颇有感触,“以前在医院挂号排队等半天,现在在家挂号,估算出大概时间再出门,省去大量候诊时间。

  市卫生计生委负责人表示,目前本市多家大医院都已开设微博、微信公共账号等,通过新技术预约挂号、咨询求医。

   志愿者搭起医患沟通桥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六成以上病人来自外地,对周遭环境不甚熟悉,堪称头疼问题。两名医务志愿者在世博地图的启发下,耗时3个月,结合病人需要,对妇产科医院杨浦院区周边半径3公里内的生活设施,进行地毯式踩点,最终收集3500余项信息,汇集成清晰精美的生活地图,受到病人一致好评。在全国率先开出医务社工部的东方医院,卢纪山老人已是连续7年的志愿者。67岁的老卢每周两天风雨无阻,与病人聊天、疏导情绪,义务参与组织沙龙,担纲起医患沟通的桥梁。

  沟通时间少,医患关系难改善。海量门诊下,医务人员忙得团团转,病家亟待身心抚慰。医务志愿者的出现,完好担纲了沟通第三人角色。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共有医务社会工作者309名、医务志愿者4.5万人,他们的存在为就医体验增色不少。

   换位”提升服务质量

  医务人员医疗任务繁重,如何在重压下持续提高服务质量?申城多家医院连续开展体验病人的换位思考活动。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内,“当一天病人”已成为新员工入职培训的必修课,许多新手医生感慨:体验过方知病人不易,他们承受身体痛苦,理应受到更多呵护关爱。

  静安区老年医院,去年引入目标客户管理的企业管理方法,开展“我能为病人做什么”的主题活动。护理部推行“发药到口”服务,协助病人准确服药;寒冷季节里,医院还顺势推出“温暖病家心”服务,超声室里耦合剂加热操作,输液室里热水袋暖手、放射检查铺垫被褥、候诊椅子添加保暖座垫……

  据悉,市卫生系统文明委已从全市5000余条细节服务措施中,遴选出实用性强的10条全面推广。市卫生计生委负责人表示:下阶段全市各医院还将把温馨环境、志愿服务、便民服务、隐私保护、温馨检查、温馨提醒、情绪安抚、医患沟通、出院服务、健康教育这10条服务措施落实得更细、更实,让病家就医体验得到更好的升级。

来源:《解放日报》 2014.10.15 头版 要闻

原文: 海量门诊,如何改善就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