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儿童医院成功救治爆发性心肌炎患儿

28.01.2016  11:01

  2015年12月24日,平安夜,上海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内却笼罩着一股紧张气息。4岁女童彤彤(化名)患上了死亡率极高的爆发性心肌炎,凌晨4时病情急剧恶化,7大脏器全部衰竭。

  天尚未亮,来自各科室的抢救人员从家中赶来。14天后,患儿经4种体外生命支持技术施救迎来新生,儿童医院创造了儿科危重症救治领域的第一次。

  寒潮来临前,入院30天的彤彤康复出院。她搂着她最“”爷爷、重症医学科主任张育才的脖子轻轻地说:“长大了我也要做医生。

   坚决不让孩子穿“花衣服

  张育才回忆,从绿色通道送进来时,孩子情况非常危急。“她的血压掉到了零,血管药物、呼吸机等常规抢救都不能维持。”一场生命保卫战就此打响。来自重症医学科和心内科几位专家迅速成立抢救团队,为患儿安装人工起搏器。

  从穿刺到股静脉内,再送电极到右心室心尖部位固定,一场听起来简单的小手术,在平时也许2到3分钟可以顺利完成,但此时,却因为患儿处在脉搏几乎没有的生命危象中而对术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还要有极稳的心理素质。内科副主任肖婷婷顶下巨大压力,不到2分钟,一气呵成,患儿心脏恢复搏动。“孩子运气好,我们的运气也好,做完之后回想起来还是出了一身汗。”她笑道,“病情就是命令,不能等,更不能错。

  可是,被推回重症监护病房的彤彤不久后再次发生令大家揪心的事情:心脏有起搏,但心肌无收缩,她又一次走到了鬼门关。医护人员马上对她进行了高质量心肺复苏,但生命体征依然无法稳定。眼见一个鲜活幼小的生命正在远去,监护室内,医生护士却始终不愿放弃。

  彤彤来自江苏太仓,爸爸妈妈都是普通快递员。监护室外,他们焦急着、绝望着,妈妈含着泪拿来准备给孩子穿的“花衣服”,希望她能漂漂亮亮地走。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崔云急了:“我们都没放弃,希望你们也要坚持下去,信任我们!

   9000次不断按压唤回心跳

  心肺复苏有“黄金5分钟”,这5分钟在彤彤身上得到了大幅度延长。6名医生每分钟100次保证垂直的按压、每2分钟换个人……90多分钟里,谁也没放弃。9000余次按压后,奇迹再次眷顾:彤彤心跳和血压恢复了!

  然而,7大脏器的全面崩溃,让彤彤的心肌收缩力极差,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也无法维持血压正常。“当时气管插管中涌出大量粉红色液体,孩子出现了严重肺水肿。”张育才说,这时他们想到了使用ECMO。“它是国内外最先进的生命技术,代表了一家医院、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急危重症的救治水平。通常情况下用于成人患者,而这次,我们要用它救孩子。

  团队在征得患儿父母同意后,使用ECMO临时担起心肺作用,让彤彤的心脏有休息和恢复的可能,为她争取生的希望。

  从右心房出,颈动脉回的手指粗导管插在了孩子身上。每一分钟,都有1000cc的血液在体外循环。经过12小时抢救,彤彤终于出现自主心律,睁开了眼睛。

   9天后离开体外心肺循环

  ECMO上机后的9天,彤彤迎来了最后一关:撤机后的适应。张育才解释:“孩子的心肺虽然得到了休息和修复,但能否修复到支撑撤机后的体内心肺循环,对大家而言都是未知数。”幸运的是,彤彤最终闯过了这个危险关口。

  生命力顽强的她在呼吸机撤掉不久,就思路清楚、口齿伶俐地和妈妈“吵架”了:“妈妈,你为什么把我一个人留在这里?

  也许是因为在昏迷中总是听到崔云的声音,彤彤醒来后,和她特别亲。“我最喜欢的阿姨是崔医生,最喜欢的姐姐是婷婷护士,最怕的爷爷是张主任。”孩子童言无忌引来病房里众人一阵大笑。

  张育才说:“我们都是这场豪赌的赢家。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