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中山医院医疗联合体”成立 徐汇区中心医院挂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
新闻中心讯 为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和社区卫生综合改革,通过一、二、三级医疗机构联合共建,探索推进“1+1+1”医疗改革模式,在医疗机构之间建立统筹协调和分工合作机制,逐步实现分级诊疗,我校附属中山医院与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以及徐汇区卫生计生委经过半年多的反复论证和协商,确定由中山医院接受徐汇区人民政府委托对徐汇区中心医院进行全面管理,并组建“徐汇区-中山医院医疗联合体”。
4月14日,“徐汇区-中山医院医疗联合体成立暨委托中山医院管理徐汇区中心医院”签约仪式在中山医院举行,同时宣布徐汇区中心医院挂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徐汇区人民政府区长鲍炳章,副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桂永浩,徐汇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朱成钢,中山医院院长樊嘉、党委书记汪昕,徐汇区委、区政府、区卫生计生委、枫林街道有关负责人,以及中山医院、徐汇区中心医院等“徐汇区-中山医院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成员单位有关负责人出席仪式。
鲍炳章、桂永浩、朱成钢、樊嘉、汪昕共同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揭牌。朱成钢、樊嘉签署双方合作协议,合作期限第一周期为5年,从2016年4月至2021年3月。
鲍炳章表示,“医联体”建设符合中央和上海对于医疗卫生改革的要求。去年,国务院先后颁发了《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就公立医院的改革方向和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要“探索构建包括医疗联合体在内的各种分工协作模式”。市委、市政府也就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举措。此次建立的区域性医疗联合体,符合中央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部署,符合市政府的政策导向,符合医院管理的规律。
桂永浩表示,我校作为地处上海的一所部属综合性大学,始终积极探索以服务国家医改为目标的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全力服务国家医改需要,全力配合、支持上海的医改工作。中山医院作为学校附属医院中综合实力雄厚的一所“大医院”,其建设和发展一直以来得到了学校的关心和支持。同时,学校也非常重视充分发挥中山医院这一优质“品牌”的带动效应,提高其所在地区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贯彻医改的各项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为新常态下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健服务作出更多的贡献。“医联体”的成立,对学校也提出了新的管理课题,学校将继续发挥管理创新的优势,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山医院和徐汇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据了解,“医联体”以中山医院为龙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为枢纽,由徐汇区枫林、斜土、天平、湖南、徐家汇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参与,构成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将通过一级、二级、三级医院之间的“全方位医疗联合”,以分级诊疗政策落地为目标,将区域内各级医院的医疗功能定位调整得更合理、医疗分层服务运行得更到位。
徐汇区中心医院加挂第二冠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后,由中山医院副院长周俭兼任院长,徐汇区中心医院原院长朱福担任执行院长。徐汇区中心医院创建于1934年,现有临床专业33个,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各2个,有7个科室是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专科医师培训基地, 2014年5月挂牌“中国科学院上海临床研究中心”。托管后的徐汇区中心医院,将依托中山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探索学科定位和创新发展,在满足区域内居民基本卫生需求的基础上,加强特色学科建设。中山医院将选派学科带头人引领该院的科室建设,并安排医务人员、管理人员参与该院的工作。同时,中山医院将依托该院加大向社区的辐射力度,选派全科医生到该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力推进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工作。
樊嘉强调,“医联体”有利于合理分诊、有序引导病源分流,中山医院将通过品牌、管理、技术、人才和服务资源输出,力争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成为学科较为齐全、发展较为均衡、特色较为明显的区域医疗中心,在较好满足区域内居民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和一般危急重症医疗需求的同时,承担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及公共卫生工作,辐射并带动周边社区卫生中心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