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出“大招” 伏高价“药魔”

11.02.2017  23:09

  在新一轮监管之下,“病有所医”的“拦路虎”——药价虚高难题将有望缓解。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17条改革措施,各项“大招”直指药价虚高、急需药品短缺等拦在医改路上的“妖魔”。

  大招一:以“两票制”扼杀“层层加码”毒瘤

  《意见》指出,综合医改试点省(区、市)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要率先推行“两票制”,鼓励其他地区实行“两票制”,争取到2018年在全国推开。

  何为“两票制”?

  一句话来说,就是药品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也就是说,药品从药企到医院,只需经过一个“中间人”。

  根据部署,今年将在江苏、安徽、福建、上海等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区、市)和200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全力推进“两票制”。

  曾经,我国众多药品生产企业采用的是代理销售的模式,药品从生产厂家到医疗机构存在诸多环节,每多一个环节,就多了一个“层层加码”的机会,药价节节攀升。

  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国家卫计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日前在接受采访时就说:“药品销售到医疗机构价格抬高,一方面老百姓要多付钱,另一方面医保基金要多付钱,所以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

  而实行“两票制”,目的就是要减少药品流通环节,使中间加价透明化,进一步推动降低药品虚高价格。药品流通环节健康发展的程度,直接关系到降药价“虚高”的成效。

  同时,环节减少了,监管也更容易。《意见》指出,药品流通企业、医疗机构购销药品要建立信息完备的购销记录。这就意味着,药品从生产厂家到医院,医院进的是什么价、卖的是什么价,税务部门“看票”便可得知到底加了多少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