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服务杨浦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 ——区司法局组织律师开展杨浦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大讨论

23.07.2015  17:54

 

为紧密结合市委、区委一号课题,借势发展,主动作为,不断提升城区核心竞争力,杨浦区司法局及时组织开展了“杨浦区打造上海市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大讨论活动律师专场,就杨浦律师如何服务杨浦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作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杨浦律师服务园区的经验

 

讨论会上,来自凤凰律师事务所的常国旗律师带我们回顾了这些年杨浦律师服务园区的经验做法。自2010年始,杨浦区司法局先后挑选了凤凰所等六家优秀律师事务所与园区企业共建,为园区企业提供义务法律服务。杨浦以“三区融合”为发展理念,依托杨浦区科教以及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融合之特点,大力发展研发与技术服务、创意设计、教育服务、科教商务等现代化服务业,形成了一批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基地。然在产业基地刚孵化出不久的中小科技企业尚存在着科技含量高、法律服务需求高、却无力购买法律服务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入园区服务的律师事务所主要提供:一是对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方案提供法律意见和法律依据,从法律的角度提出可行性论证,从而避免企业经营上的法律风险;二是草拟、修改、审查公司企业的各种合同、协议及其他有关法律事务文书并在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修订方面提供法律帮助;三是针对某些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事件有针对性地发出律师函;四是参与企业的非诉讼法律事务;参加企业经济项目谈判,审查或准备谈判所需要的各类法律文件;五是配合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做好劳动人事工作,草拟、审查劳动合同、保密协议;六是代理企业参加民事、经济、行政诉讼和仲裁、行政复议,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杨浦律师服务园区的瓶颈

 

在杨浦律师如何服务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的讨论中,来自致格律师事务所的李长宝律师就现今科创企业法律服务需求做了分类并就杨浦律师服务园区的瓶颈作了分析:(一)企业内部法律服务机制尚不健全。杨浦推动创新创业,构建了“创业前—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新服务链。其中,创业前的创业团队、创业苗圃中的小微企业法律意识淡薄,不知道自身有什么法律需求或不知道自己有法律需求。出孵化器的企业有深层次的法律需求,但往往也没有专门聘请律师担任常年法律顾问或没有专门部门和专业人员。企业预防和解决法律问题尚处于被动性阶段。加速器的企业需要更高层次的法律需求,然而能够提供这些法律服务的律师团队明显不足。(二)配套机构数量不够。法律服务工作和企业的其他工作都需要密切配合,否则就会影响法律服务工作的社会效益。李律师以知识产权的申请、评估为例,在缺少配套机构数量的情况上,律师在服务企业时难免处于被动局面。(三)资金不足。律师提供的义务法律服务在一年内是免费的,但一年后呢?然而,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有限,特别是处于初创期的中小企业的主要精力在于如何立足于竞争激烈的市场,无暇顾及企业法律风险,而且在捉襟见肘的企业成本中也无法负担数额不菲的法律顾问费用。

 

三、杨浦律师服务园区的构想

 

1、建立“复合型”人才高地

 

陈海杰律师事务所的陈海杰律师认为服务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的关键在于人才服务问题。不断加强对青年律师的培养,建设知识产权、融资、股权、涉外法律等业务专长的律师队伍,来满足科创企业国际化、专业化的法律需求,也为杨浦律师行业不断提供新鲜血液。杨浦律师要与国际同行加强合作,大力拓展本土资源,利用我们自身储备的人才与市场优势,积极思考为知识杨浦、创业杨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前瞻性探索。

 

2、树立“创新型”服务品牌

 

嘉之会律师事务所的赵耀荣律师以硅谷作比,建议利用技术与资金的融合做创新型律师事务所。结合城市更新,重点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建设,利用科创企业的集聚效应,根据科技创新成果在市场中的配置,确立律师事务所自身的服务品牌,为科创企业提供严谨、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努力打造“立足上海、服务长三角、辐射全中国”的精品强所。

 

3、构筑“联合型”业务平台

 

道恩律师事务所的高培律师以虹口、青浦的创业园区为例,认为整合资源势在必行。加强律师工作委员会的作用,与政府职能部门,尤其是单位的法规处做到有效对接,积极寻求为杨浦区科创企业输送优质的专业服务能源。

 

4、畅想“未来型”服务平台

 

在此次讨论会上,律师们畅所欲言,来自胜康律师事务所的徐微徨律师提出以“互联网+法律服务”的模式打造区域性开放的法律服务公共平台,徐律师以韩国知识产权特区、北京中关村、美国谷歌公司为例,建议专业对口、服务创新、设立统一标准体系来优化整体法律服务环境。来自尚伟律师事务所的黄绮律师“大开脑洞”,设想开一家“法律超市”:由律师分别在自己的专业特长领域内提供文章、案例以供科创企业自由选择,同时还能起到普及法律知识的功能。来自孚安律师事务所的左建华律师更侧重于基于信任的线下平台,认为“创客咖啡”同样可以是“法律咖啡”。金诰律师事务所的姚建国律师则更审慎地考虑渠道和方式,认为无论线上、线下,独立、联合,封闭、开放的平台都需要进一步认证。

 

作为上海唯一的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杨浦责无旁贷。本次讨论会紧紧地围绕“解放思想、鼓舞干劲、迎难而上、激发活力”的主题,营造了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软环境的良好氛围,有利于推动杨浦的创新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