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红十字工作新活力

15.08.2019  21:50

      “区块链”是一种新型计算机技术应用模式,它是以一定顺序和方式将数据区块组合在一起的一种链式结构。在这个链式结构中,成员会被重新定义组织边界,成员间的行为依靠共识来规范,成员的行为都被视为“挖矿”、贡献能量。它具有开放性、自治性等特征。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金融、法律、房地产、艺术等社会生活各方面。

      近年来,上海市红十字抓住上海建设“五个中心”和争当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等契机,注重学习借鉴当今社会最新的、最前沿的技术成果,探索将“区块链”这一应用模式引入到红十字工作运行管理中来,推进了红十字工作的深入发展。

      工作融合,发荣滋长

      2017年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明确了红十字会的职责,主要有9个方面,涉及“三救三献”、人道传播、红十字青少年、志愿服务等。这是各级红十字组织必须要依法开展的工作。

      从当前红十字组织情况来看,组织弱小、人员缺乏、资源不足,是摆在面前的客观现状。据统计,目前上海各区红十字会编制4-11人不等,全市红十字系统也只有工作人员187名。要完成好上述9个方面的工作,任务重、压力大,难度可想而知。为此,上海市红十字会从实际出发,在全系统积极倡导并推进红十字工作的融合发展。

      开展红十字工作培训是红十字会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2016年,上海市红十字会制订了《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传播大纲》,规定了红十字会新进的工作人员、会员、志愿者,各类师资及救护员,红十字会员单位、冠名医疗机构员工,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及群众的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培训的时间、内容和要求。从而实现了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传播培训与其它工作培训的同步开展。从统计情况来看,上海每年光救护知识普及培训就有40万人次,每次培训前老师都能用15-30分钟时间宣传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从而实现了“两个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楼宇、进军营、进社区。

      2017年,上海市红十字会借群团改革和本市大力开展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工作的东风,上海市红十字会修订下发了《“博爱家园(街镇)”建设申报评估实施方案》和《“博爱家园(街镇)”建设评估指标》,将红十字会的主要职责全部纳入指标体系。通过近三年的创建评审,推动了基层红十字组织建设和社区红十字工作的开展。目前,上海市220个街(镇),6个工业区共建成红十字服务总站162个,5836个居(村)共建成居(村)红十字服务站5365个,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已有31个街镇被评为博爱家园,红十字工作已全面融合到社区建设和治理中,社区居民参与红十字工作的热情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为进一步推进工作融合,提高工作成效,2017年,上海市红十字会在认真思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年度“5+1”的工作重点,“5”即为人道传播、救护培训、造血干细胞捐献、红十字青少年、博爱家园建设;“1”为党的建设(大调研、主题教育),明确一项工作由一个部门牵头主抓,其它部门配合,融入其它工作,从而实现了以重点带动全面,各项工作的整体推进。

      组织联动,莺飞草长

      近年来,上海红十字事业有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已有16个区红十字会,76个冠名红十字医疗机构、52所高校红十字会。

      从调研情况来看,各红十字组织服务对象各不相同,工作各有特色,拥有资源也各有所长。但相互间缺少沟通协调,各自优势未尽发挥出来,有各吹各号、各唱各调的现象,没有达到1+1+1>3的效应。

      2017年,上海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张浩亮提出:要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三区”(校区、院区、社区)红十字工作联动。松江、杨浦等区红十字会率先响应,积极与驻区学校、医院结成对子,签订联动协议,探索开展“社区-校区-院区”三方联动,在救护培训、人道救助、志愿服务、文化传播等诸领域深化合作、共促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与、推动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是红十字会的一项重要职责,嘉定区红十字会在这方面工作一直走在全市前列。为推动这项工作开展,2017年,上海市红十字会决定,由嘉定区红十字会遗体捐献俱乐部牵头,成立了以嘉定、松江、金山、杨浦和普陀五个区的遗体捐献志愿服务队为基础的“五区联盟”,通过完善协调督促、沟通交流、宣传传播、志愿服务和统计研究五方面功能,为全市医科院校学生的解剖教学和实践、科研院所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全面保障。

      以此为契机,市红十字会以上海市红十字志愿服务总队为核心,各区、冠名医疗机构、高校和直属志愿服务队为基础,按照“统筹设计、自主管理、社会化运作、阶段性评估”的要求,建成了市、区、街道纵向管理,市和直属志愿服务队横向协调的志愿服务组织架构,促进了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

      世界红十字日是红十字系统的重要节日。2018年5月8日,上海市红十字会联合黄浦江滨江五个区红十字会,在刚贯通的滨江大道上举办了“博爱申城——58世界红十字日滨江行”活动,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2019年起,上海市红十字会计划每年与一个单位合作,共同举办“博爱申城”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其它各红十字组织同步开展相关活动,实现了上下联动、形成声势的目的,放大了主题宣传效应,形成了红十字宣传品牌。

      此外,浦东、黄浦、普陀等各区红十字会聚焦“一老一小”困难群体,与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联合设立特色救助项目、搭建爱心救助平台,吸引了众多大学、医疗机构及专业化社会组织参与红十字事业,形成了为易受损人群和困难家庭服务的合力。

      区域合作,船高水长

      中国红十字会是一个统一的人道救助组织,地方各级红十字会是在中国红十字会领导下的地方分会,它们遵循的法律法规相同、性质宗旨相同、服务对象相同、工作职责相同。人们常说,“天下红十字会是一家”,各省、地、市间红十字会开展合作交流有着共同的基础与需求。

      近年来,苏州大学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在开展红十字历史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2013年,嘉定区红十字会积极争取成为了该研究中心基地之一。每年与嘉兴、盐都、合肥、临沂等其它基地间都要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研讨交流。2015年上海红十字历史文化馆建立、2016年上海红十字运动研究会成立后,积极聘请池子华教授担任特聘专家,并与研究中心在理论研究、文化传播、人才培训、历史挖掘等方面加强合作交流,促进了上海红十字历史文化研究与传播。同时,正计划与即将成立的苏州大学红十字国际学院合作,利用各方资源优势,探索搭建红十字人才培训、理论研究、文化传播、社会服务、文创研发、国际交流等跨界平台,以挖掘历史厚度、体现国际高度、增强传播力度、扩大群众广度。

      大虹桥地区是苏、浙、沪三地交接相连之地,是上海重点打造的又一个经济增长点和功能区。2018年,嘉定区与江苏昆山和太仓市红十字会沟通协调,召开嘉昆太红十字会协同创新发展工作座谈会,通过《昆山市、太仓市和嘉定区红十字协同创新发展工作方案》,共同推动区域红十字事业协同创新发展。2019年,青浦区与苏州吴江、嘉兴嘉善三地红十字会又联合召开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红十字工作交流会,商定要在党建融合、资源整合、工作联动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贵州省遵义市是上海市结对帮扶地区,两地红十字会2018年签订了《上海市红十字会、贵州省红十字会、遵义市红十字会2018-2020年对口帮扶框架协议》,计划从干部培训、专家义诊、人道救助、博爱家园等、助老、助医、助学等七个方面进行合作。各区红十字会也与相应的贵州、云南、新疆、西藏、青海等10省、自治区的相关地区红十字会建立了协作帮扶关系。据统计,2018年,上海市红十字系统共援助中西部地区款物近2000万元。

      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被宣布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海时,交给上海的三项任务之一就是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红十字会是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红十字会工作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而展开”,张浩亮强调说。目前,上海市红十字会正积极思考研究并探索长三角区域红十字工作一体化的开展,力争在理论研究、文化传播、灾害救援、青少年工作等诸方面加强合作交流,形成共建、共享、共赢机制,以提升区域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开创区域红十字工作发展新局面。

 

(上海市红十字会信息传播部部长    刘贵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