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型“研究院”让科研成果“活起来”

22.02.2016  13:57

新华网北京8月16日电(记者李峥巍)它是“民办非盈利实体”,独立于科研院所、产业界,“平台”负责选项目,重大项目要国际评审。尽管要求严苛,参与促进成果转化各方的热情却不断升温。北京通过“协同创新研究院”机制,改革创新让科研成果快速落地,参与国际竞争。

独特“研究院”促成果转化

今年,武汉、包头等城市的柴油车可应用一项“柴油车尾气排放减排系统”。让一个智能“喷嘴”可以精准喷出尿素等物质,将污染物转变为无害气体,大幅减少污染。这项一直被国际科技巨头垄断的技术被国内业界突破。

突破来自于高校之间、高校与产业界之间的紧密配合与协同创新。

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在这之前就有相关理论成果,‘平台’让电控单元等关键应用研究突破,然后再让领域内企业承担产业化,形成一条龙。”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王茤祥说。

目前,“平台”已经从国内外推荐的386个项目中筛选出66个重大项目推动转化落地,包括“仿真软件”“外骨骼机器人”等。“不少项目是北京与美国硅谷同步进行,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王茤祥说。

协同创新、成果转化不要“花架子

这个“平台”便是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它不是政府机关,也非高校院所,更不是在产业中探索的企业主体,而是一家以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独立主体。

长久以来,成果无法落地转化的原因在于割裂,高校院所间互相割裂,难以在基础、应用研究方面协同,造成浪费;成果出来了,企业发现难以应用,企业与高校割裂。”王茤祥说。

中关村海淀园科技发展处处长付晓明调查后发现,用科学家基因去研究产业化,和用企业家思维取得科研突破,显然都行不通。

这一点,产业联盟等现有机制也难以克服。“他们大多是由某些企业牵头,有些是开几次会、吃几顿饭就过去了,很难从基础科学到产业应用整体规划。而真正的协同创新不能靠这些‘花架子’。”王茤祥说。

深化改革释放科技创新活力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持续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点。

2014年8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北京市海淀区共同推动建立“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以“平台选项目”“基金保成效”等机制促进成果转化。

政府建设这个平台,之后便放手了。”王茤祥说,理事会11个席位中,政府只占2票,剩下的项目判断、分析决策来源于行业专家、产业企业家、投资人士等。

为了让各方推动成果转化更具责任意识,该机制设立了“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基金体系。一个总规模为10亿元的母基金,带动18个具体协同创新中心产生“子基金”,企业出资进入子基金。

这样一来,企业对选项目、促进转化更有责任意识,避免了以往的流于表面、难以落地的情况。”王茤祥说,重大项目还通过平台与美国同行一同评审,确保这个研究在国际上是领先、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