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名校毕业生过半留在北京:只为公平和机遇
致青春系列
大学生回流系列观察 北京篇
核心提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727万,比2013年的699万增加28万人。而7月30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要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这意味着,数以千万计的“漂族”要想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安家落户,将更加艰难。
面对一线城市的高房价高压力与二、三线城市的安稳和闲适,有大学生网友概括说:一线城市是江湖,二、三线城市是道场;一线城市是现货,二、三线城市是期货;一线城市有优越感,二、三线城市有归属感;一线城市是“漂泊之城”,二、三线城市是“一生之城”。特别是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我国中西部地区借助东部产业转移契机保持了较快发展,一些具有“狼性”的二、三线城市迅速崛起,像杭州、成都、西安这样的二线城市提供的就业岗位节节攀升。
这个就业季,大学生就业流向有何变化?一线城市有什么软肋?二、三线城市又能否满足顶尖人才的需求?今年4月到9月,本报记者历时半年,前往京沪穗深等一线和多个二线城市,调查最近10年的大学生就业状况,尝试揭示大学生就业流向的态势及其背后的社会结构。
文/记者杜萌
8月23日,26岁的硕士生陈悦向单位递交辞呈,背起行囊,离开了北京回到老家济南。从2006年读大学到今天,陈悦已经在北京这所城市生活了将近8个年头。促使她离开的,不仅是北京高企的生活成本,更有家里人为她准备好的安逸生活;7月末的一天,顶着38度的骄阳,为了拜访客户,吴馨身穿黑色套装,踩着7厘米高跟鞋辗转于公交地铁站。在吴馨看来,正是北京为她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工资里的每一分钱都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每天,从南五环到北四环,从东四环到西三环,在北京这座超大型城市,像陈悦和吴馨这样坚守、逃离相交织的场景在一幕幕上演。七八月份,记者在北京深入调查了清华、北大等14所在京的“211学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发现,对于北京名校毕业的学生而言,尽管北京的房价、生活成本不低,但是,北京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留在北京依然是主流,但与此同时,就业地域多元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