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当排头兵 争做先行者

03.11.2018  01:31

      “上海正在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卓越全球城市,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盛事也将年年举办,红十字会要在这样的国家大事和城市能级提升过程中发挥应有的影响力和发言权!”上海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张浩亮在大调研总结会议上强调。这不是一句普通的话语,而是上海红十字人担当精神的体现,也是大调研中全市红十字人的共同心愿。

      牢记使命 勇挑重担

      上海是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发源地,也是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地。上海红十字运动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红十字会历任领导多次到上海视察,对上海红十字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寄于殷切期望。今年5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在“博爱申城——58世界红十字日滨江行”启动仪式上赞扬称,上海红十字会开展的“三救”“三献”红十字青少年、服务“一带一路”、人道传播等工作都是一流的、非常出色。他希望红十字系统广大工作者和志愿者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突出红十字会在人道领域的独特地位,把依法履职和服务大局结合起来,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严实的工作作风,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的新局面。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也在讲话时说,上海正站在全面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新起点上,希望上海市红十字会勇于创新、主动作为,继续深化改革,完善治理结构,拓展基层网络,加强专业服务,不断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当好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得力助手,进一步打响上海红十字的服务品牌。

      总会领导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讲话既是对上海市红十字会的一种肯定,更是一种鞭策。调研中许多同志讲,上海市红十字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对照国际大都市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作为红十字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敢地担负起历史的重任。还有的同志讲,上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科学发展的先行者。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上海市红十字会没有理由退缩、落伍,红十字工作理应走在全国红十字系统的前列。

      推进变革 敢为人先

      大调研中,上海市红十字会在梳理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时感到,红十字事业要创新发展,必须要有“变革”的勇气、责任的担当。

      为了增强红十字组织的公信力,2017年9月,上海率先诞生了全国红十字会系统首个监事会——嘉定区红十字会监事会,这是红十字会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改革,也是推进红十字会组织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举措,从此红十字会有了内部监督,对群众而言仿佛“一个全透明的金鱼缸”。今年来,上海市红十字会正积极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可以说,嘉定区红十字会监事会为全国红十字系统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50个省、市、县红十字会陆续设立了监事会。

      红十字组织的活力在基层,动力也在基层。2016年7月,上海市红十字会经主动申请,被列入上海市第二批群团改革试点。当年12月,就将社区红十字基层组织建设的职责统一划入原“青少年工作部”,将名称调整为“基层组织和青少年部”。这是全国唯一一家省级红十字会设置面向基层组织的部门。

      为让基层红十字干部、红十字志愿者和社区居民“唱主角”,成为开展红十字工作的主体,上海市红十字会改变了过去“一把抓”“抓具体”的工作方式,注重负责做好顶层设计,打造服务性平台,引导和推动基层红十字组织在“创新、创效、创造”上下功夫、做文章。两年来,基层工作活力、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都有了明显增强。目前,全市16个区红十字会中,有14个建立了党组;220个街(镇)、6个工业区共建成红十字服务总站178个,5644个居(村)共建成居(村)红十字服务站5400余个,覆盖率达九成以上;首批15个街镇获得市级“博爱家园”称号;“一门式”“嵌入式”“博爱家园公益服务中心”等基层组织的创新举措拉近了红十字组织与老百姓的距离,让他们得到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2018年,上海市红十字会将继续开展“博爱家园”建设评估工作,又有17个街镇红十字会进行申报。

      针对大调研中,市民反映对红十字会是“熟悉中的陌生”,上海市红十字会结合大调研,进一步加大了宣传工作力度、改进宣传工作方式方法。在2016年建成红十字历史文化陈列馆建设的基础,今年建成了网上陈列馆,并通过了总会红十字文化教育传播基地的验收;在取得一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2018年又启动了10个红十字研究课题;积极运用网站、微信、微课、动漫片、漫画书、游戏等新媒体新技术,广泛宣传红十字历史文化。目前,上海市红十字会微信粉丝已突破8万人;通过开办“博爱讲坛”、组织红十字故事创作讲演比赛、开设“身边的红十字”专栏等形式,广泛传播红十字故事;设计并发布了家喻户晓的卡通形象“红娃”等。 此外,还已与上海市体育局合作,将红十字现场救护引入上海马拉松、城市定向赛等群众性体育活动之中,扩大了上海市红十字会的社会影响力。

      抢占机遇 乘势前行

      “红十字事业要发展,必须善于借势借力,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上海市红十字会副会长程国樑说。

      今年初,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45公里滨江大道实现了全线贯通。为传播红十字精神文化,提升上海红十字的社会地位与影响,上海市红十字会通过积极争取,并筹划举办了 “博爱申城——5.8世界红十字滨江行”活动,活动在浦东、浦西同时展开,全市16区红十字会、54所高校红十字会、20个市冠名医疗机构、2个行业红十字会,共计2000多人参加了自行车骑行和健步走。这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省级人民政府第一次联合举办的大型宣传活动,也是浦江大道贯通后所在的五个区级人民政府首次共同举办的大型宣传活动,吸引了中央及本市20余家主流媒体现场采访报道。

      2010年,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上海市红十字会成功将群众性现场救护培训纳入了政府三年实事项目之中,并借此建立了救护培训的长效机制。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又将在上海举办,这是我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也是上海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关键机遇。上海市红十字会把参与此次盛会作为大调研工作成效的一次检验,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需求导向,选派骨干师资,制定详细培训计划,并邀请市医疗急救中心的专家担任顾问,对部分志愿者及工作人员进行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选派近200名红十字志愿者,参与进博会期间的现场救护。为保障公众在进博会期间的安全,上海市红十字会启动了 AED设置公益项目,在虹桥火车站和上海火车站设置安装15台AED;协助卫计委在9个展馆及部分公共区域安装了50台AED,以第一时间满足心脏骤停现场急救的需求。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上海市红十字会也积极行动起来,2011年成功将“居家困难重度失智老人配送护理用品”项目列入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通过实事项目的开展,实现了“为居家老人的家属和护工培训老年介护技能、为居家困难重度失智老人配送护理用品、为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平台”的有机结合。此次大调研中,各调研组优先深入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老年群体家中,详细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生活情况和护理用品配送服务情况。针对调研中收集到的情况,市红十字会决定扩大今年的红十字老年介护培训的覆盖人群,同时普及一定的急救技能,教授简单的保健操。从而在维护老年人的生命和尊严的同时,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志愿服务曾是红十字会工作的薄弱环节,大调研中上海市红十字会结合核心业务的开展,制订了志愿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了志愿者区域联盟,建立了社区、校区和院区的“三区”联动,并鼓励有条件的志愿服务队实现自治管理。通过“造血干细胞捐献”“千万人帮万家”“爱心行动•百姓救助”等项目,吸引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到了人道工作之中,“让人民群众成为红十字运动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他们是主角”。

      百余载风雨砥砺,一世纪春华秋实。今年的大调研是一首序曲,为上海市红十字会开启了全新的征程。“站在新的起点,上海市红十字会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历史厚度、国际高度、群众广度’这个目标,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深化改革,力争实现红十字事业的新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愿景作出应有的贡献”,上海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张浩亮总结说。

 

(上海市红十字会 刘贵朝  江易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