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劳模文化育人工作推进会召开 劳模精神激励青年学子成长成才
市总工会主席莫负春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模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我们要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引导、示范作用,传承劳模精神,使劳模精神成为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要通过在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宣传劳模事迹、传播劳模故事,使劳模精神薪火相传;全社会要共同努力,培育劳模精神,厚植劳模文化,进一步增强劳模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探索形成更实、更好、更有效的双教材(思政课统编教材与劳模育人特色教材)、双课程(思政课必修课程与劳模文化育人辅助课程)、双师资(思政教师与劳模讲师)、双结对(学生与劳模结对、教师与劳模结对)等良性互动的劳模文化育人机制。
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在讲话中指出,当前,上海正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在教育系统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尤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高校劳模文化育人工作”是一项立足长远、关乎立德树人和事业后继有人的教育实践活动,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举措。高德毅强调,要从四方面做好劳模文化育人推进工作:让劳模文化走进校园,成为青少年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让劳模与学生零距离接触,成为青少年崇敬的人生偶像;让学生走出校门体验劳模工作,激发大学生创新创造的巨大潜力;让劳模精神在广大教师心灵深处发扬光大,成为师德建设新的推动力量。
由市劳模文化研究中心编制的《走近劳模——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卓越的奥秘》一书在会上首发,该书以具体的劳模故事展示劳模精神,将作为“劳模精神进校园”活动的系列教材。市总工会副主席李友钟,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吴沛东为学生代表赠书。
会上,全国劳模文化研究联盟成立。联盟旨在充分发挥和利用联盟成员的特色和资源,推进协同创新,跨界研究,打造全国劳模文化的理论研究平台、学术交流平台、文献资料平台、实践育人平台。联盟经上海市劳模文化研究中心提议,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劳模文化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劳动关系研究中心、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大国工匠与劳动模范研究所、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省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大庆师范学院)等6家单位共同发起,秘书处设在上海市劳模文化研究中心。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宋宝儒、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院长刘向兵共同为全国劳模文化研究联盟揭牌,并向首批6家联盟单位的研究基地授牌。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上海市劳模文化研究中心开发的劳模文化电子资源库同日上线。市总工会巡视员杜仁伟,市教育工会常务副主席王向群共同点击开启劳模文化电子资源库。该资源库以全新的、开放的资源展示手段呈现劳模特色资源,为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支撑。
会上,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宋宝儒介绍了学校劳模文化育人情况。二工大建校57年来,涌现出包起帆、李斌、徐小平等近130位劳模校友,被誉为“劳动模范的摇篮”,形成了学校特有的劳模文化传统和劳模育人资源。近年来,学校着重围绕如何传承学校劳模文化育人的优良传统,如何让劳模精神在学校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展开工作。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将劳模育人文化纳入学校整体规划。二是把劳模育人融入“三个课堂”。即,拓展第一课堂,将劳模精神融入思政课;丰富第二课堂,使劳模精神从具象化体验转化为行动力量;打造第三课堂,将劳模精神融入网络文化空间。三是开展劳模文化理论研究,通过聚焦劳模精神,强化顶层设计,逐渐形成了劳模文化育人品牌。
本次高校劳模文化育人工作推进会由市教育工会、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市劳模协会主办,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承办。会后还进行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学术研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院长刘向兵,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上海行政学院副院长曾峻,长江学者、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喜平,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鹏颖等专家发表主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