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持”流量10个月获利75万元 两被告获刑3年

11.11.2015  09:33

  如果问一位网民,什么是“流量劫持”?很多人说不清楚。不过,如果随机采访一位网民:你是否遭遇过被各种恶意软件修改浏览器、锁定主页或不停弹出新窗口,强制访问某些网站?答案几乎都是肯定的。其实,这就是流量劫持。

  今天上午,记者从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判决了全国首起流量劫持刑案,两名被告人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扣押在案的作案工具以及退缴在案的违法所得予以没收。

  从2013年底到2014年10月,付某、黄某等人租赁多台服务器,使用恶意代码修改互联网用户路由器的DNS设置,进而使用户登录“2345.com”等导航网站时,跳转到其设置的“5w.com”导航网站。两人再将获取的互联网用户流量出售给“5w.com”导航网站所有者——杭州久尚科技有限公司。

  “2345.com”网站察觉后向警方报案,上海警方于2014年10月份立案。2014年11月17日,付某接到民警电话通知后主动至公安机关供述了犯罪事实。付某还让其母亲打电话劝黄某投案。2014年11月17日,黄某主动投案。经查,两名被告人短时间内违法所得就高达75.47万余元。

  长期以来,流量劫持行为并没有被定义为刑事犯罪,因此不少人把它当做一种快速牟利的手段。这次浦东新区法院的判决,首次在司法层面将流量劫持认定为犯罪,对于维护互联网安全、遏制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浦东新区法院在审理后认为,被告人付某、黄某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的数据进行修改,后果特别严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均已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付某、黄某具有自首情节,可以减轻处罚;付某让其母亲劝说黄某投案,也可以酌情从轻处罚。为此对付某、黄某均宣告缓刑。

   》》》相关链接:

   什么叫流量劫持

  说起流量劫持,多数网民以为跟自己没多大关系。信息网络安全公安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金波介绍,我们正常上网时,数据会在网民的客户端与正确的网站服务器之间传输。但是如果你原本想访问A网站,有人偷偷做了手脚,让你实际上打开的是B网站,这就叫流量劫持。

  但用户往往很难看出破绽,所有的流量都会转向黑客指定的虚假的服务器,黑客可以很容易获取各种密码、个人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