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房加装电梯补贴政策出台几年 成功者寥寥无几
原标题:老公房加装电梯究竟“卡”在哪儿
据《劳动报》报道,大热天拎着十几斤重的大西瓜、下雨天抱着几十斤重的米和油、生病时拖着疲惫的双腿……当面临类似的情况时,年迈的居民内心对于自家的楼房能装上电梯的渴望被无限放大。
如今,申城也对老住宅加装电梯给予了力度不小的财政补贴,单笔最高可获24万元。然而,记者采访后发现,虽然优惠政策不少,但受阻于手续繁琐、审核步骤多、熟悉度不高等因素的影响,最终成功安装的小区寥寥无几。
半数以上小区没有电梯
上午时分,60岁的倪毓波回到位于水城路468弄的五洲大厦小区3号楼,从皮夹中掏出一张类似信用卡的卡片,在电梯指定位置轻轻一刷,按下了5层楼按钮。十几秒的时间,电梯就从一楼将她送到了五楼的家。而在两年前,她还不得不依靠双腿一台阶一台阶地爬楼梯。变化,是从今年6月10日居民楼加装电梯开始的。
五洲大厦小区位于水城路茅台路,是建于2000年的商品房小区。小区共有5栋住宅楼,3栋为13层的高层住宅,另外2栋为6层的多层房,一梯三户,3号楼也在其中。在2014年8月,小区居民从报纸上看到,静安区有一个居民小区成功加装了一部电梯,于是,3号楼内10多户居民也动了心。
501室的倪毓波和602室的丁秀芝牵头,与业委会主任、仙逸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等一起,组成了加装电梯工作小组。在经过征询、协商、走访、申请、审批等一系列流程后,这部电梯终于“落户”。最终,3号楼内共有12户居民,根据不同楼层的比例递增,分摊加装电梯需要的63.5万元,最多的6楼居民出资7万余元。如今,区房管局还在为其申请财政补贴,最高补贴可享受24万元。
记者了解到,在全市1.2万个住宅小区中,有电梯的住宅小区仅4500个,电梯总数6.6万台,这其中又有5000台电梯已经超过15年的使用年限。许多从上世纪50年代到上世纪90年代建造的多层建筑没有电梯,有的甚至九楼都没有电梯。随着老龄化加剧,有些市民面临上楼难下楼更难的境地,若真的可以成功加装电梯,无疑为老百姓生活、出行增添了许多便利。
22个月里盖了40多个章
然而,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就在3号楼居民前往静安区某小区“取经”时,这个已经成功安装电梯的小区负责人还曾好心劝说:“不要做,太难了、太烦了……”
如今回想起一路走来的22个月,参与的业委会委员倪毓波感慨万千。虽然,楼内居民的征询同意率和全体业主的意见征询通过率都符合要求,但在倪毓波看来,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光买图纸就来来回回跑了6次。”倪毓波说。
造成反复奔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不熟悉”,“别说我们老百姓是这辈子头一次,就连有些政府部门也是第一回办。”倪毓波说。于是,从开始申请到成功安装,22个月的时间里,先后要在申请单上盖超过40个公章。
作为工作小组里的“润滑剂”,小区所在的仙逸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杨家生也直言:“不是没有打过退堂鼓。”他坦言,申请过程中的各种细节和琐碎问题如果处理不当,都有可能让这事泡汤。
“上上下下享受”不容易
其实,市政府也关注到了这个问题,给予大力支持。市房管局、规土局等部门先后制订了《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指导意见》(2011年)、《关于明确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指导意见》(2012年)、《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规划管理意见》(2014年)。根据规定,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还能享受政府财政补贴政策,最高不超过24万元/台。
然而,记者从多方了解到,要实现“上上下下的享受”并非易事,成功者更是寥寥无几。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区至今成功加装电梯的旧小区数量还不到10个。
不少居民坦言,老房安装电梯最难是前期工作,即业主间的协商、确定资金分摊比例等。有些居民就显得颇为无奈:“都七八十的人了,哪有这个精力折腾?”此外,相关部门能否“推一把”也至关重要。以长宁区五洲大厦3号楼顺利安装电梯为例,区房管部门在政策宣传、实地查勘加梯条件、指导业委会制定方案、完成居民征询、受理立项等方面做了很多指导工作。区房管局工作人员田瑞华就被居民们一直挂在嘴边,有了她的耐心指导和政策解释,少跑了不少冤枉路。
加之再有街道、居委会党总支书记杨家生的从中调和,也让小区矛盾减少了不少,从而推动了电梯的安装速度。可以说,这些天时地利人和,才促成了五洲大厦3号楼电梯的顺利安装。
在这个不断前行的老龄化城市中,我们也希望能够多听到一些这样的好消息,有朝一日,当老住宅加装电梯不再成为新闻时,才是政策真正落地造福百姓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