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 | 听心愿 办实事 见实效: 上海外国语大学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教室里的网络不好怎么办?”“投影屏幕上有黑线找谁修?”近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虹口两校区近300间教室的讲台上,都出现了一个“报修二维码”,师生可以通过微信扫码第一时间进行线上报修,还能随时查看维修进度,师生们感叹“太方便了!”。
“往年虽然可以推荐学校图书馆购买自己喜欢的书,但是采购上架也要等一段时间,今年直接在图书馆现场就能登记带走没拆封的新书,太幸运了!”上外一年级研究生小梁高兴地说。
而坐落在校园内人流量大,“市口”佳的师生活动中心出入口的学生党建团建服务中心,今年来已参与学校各级党团组织策划举办了近80场支部活动,为200多个支部提供红色观影、团课、红色大寻访、圆梦计划、党团务咨询等各种服务。
今年以来,上外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现师生微心愿”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贴近师生、走进教辅一线,聆听师生心愿、了解实际需求,已陆续开展了一系列为群众办实事的项目,出台了一批惠及师生的实招硬招。
技术赋能 实现师生微心愿
“键盘”“时钟”“桌椅”“地砖”……在上外报修小程序页面上,教室里二十多种设备被一一罗列描述,报修者只要点击故障选项,选择报修教室号,留下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就能轻松完成报修。平台上线至今,已处理近30份维修订单,获得了师生的纷纷点赞。
便捷的背后,是上外教务处、信息技术中心、后勤工作管理处等多部门为打通数据堵点难点的通力合作和不懈努力,期间,他们多次深入学院和部门调研,了解师生实际需求,与技术团队开发团队反复调试,不断优化操作,提升用户体验,力求让服务更精细、更高效、更贴心。维修小程序的上线是上外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师生的需求推进校园数字化建设,消除数据孤岛,促进数据融通的又一力举。
此外,为解决师生丢失校园卡的困扰,信息技术中心还上线了校园卡自服务系统内的“拾卡信息”功能,帮助丢卡师生快速便捷寻找校园卡;开放座位预约系统让师生阅读自习免去找位烦恼;助力硕博研究生线上复试,前后共保障了20个院系、48间教室、947名考生、140个场次、约474小时的线上复试。
上外持续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学校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师生解决实际问题,为师生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让师生充分感受到关心,提升在校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幸福指数。
暖心为民 了解师生真需求
为了更好地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上外图书馆在近日还举办了“你读书,我买单”现场借阅书展。学校精选国内出版社的最新出版图书,以优质的人文社科学术著作为主,涉及语言、文学、经济、历史、艺术、哲学、政治等多个学科,共计800余册,展示在图书馆多语种阅览大厅,
与往年现场荐购不同,本次书展读者可在现场直接登记借阅,第一时间读到喜爱的书籍。“这些新书大家选中的书就可以带走,一个月之内归还后我们再进行后续入库。请带着书到服务台登记!”现场工作人员引导着不断增多的围观师生。而借阅的同学们手里捧着选中的新书喜笑颜开,在服务台边排对边聊天——“借新书还赠送小玩偶,学校这活动也太贴心了吧!”
践行服务师生、环境育人的理念,图书馆还向学校餐厅赠书,在师生的就餐环境中增添书刊供给,营造书香校园文化氛围,建设更为广泛的学习阅览空间,开展交流会现场倾听师生建议,持续改进图书馆管理服务、不断提升阅研环境建设,营造温馨静雅的书香氛围,打造文化育人、环境育人阵地。
学生党支部想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但是却找不到资源或没有延伸讲解?上外新成立的学生党建团建中心,为学校各级党组织提供支部书记赋能方案,给青年学生多了许多社会实践和国情考察的机会。该中心以开门办好联络点的方式,赋能基层支部,实现学习资料、融媒体材料、社会资源的共享,为支部书记们开展沙龙和交流提供空间。
该中心提供的红色电影项目今年以来已经服务了56个支部,涵盖14个院系,服务人次也达到了1100+,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支部,从团支部到党支部乃至院系党团委,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中心预约观影。《建国大业》、《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觉醒年代》等二十多部电影、电视剧可供放映,针对《觉醒年代》、《夺冠》两部影片,还为全校支部提供观影后的团课讲座,让同学们有更多的观影收获,真正成为了学习教育的“带路人”、支部书记的“娘家人”、学校与社会合作育人的“连接人”、学生党员团员随问随答的“贴心人”。
服务社会 提升办实事真成效
实际上,上外还不断将“办实事”拓展至校外。学校德语系为学生党员服务基地——松江花桥小学学生编写中德历史文化科普读物《中德那些人》教材,学以致用助力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爱国情怀。该书弃用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和复杂的数据图表,图文并茂地讲述中外人物的故事,鼓励学生进行跨文化的比较和思考。
此外,学校参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西部行活动”,通过向新疆、云南等地的学校图书馆捐赠图书的方式,促进西部学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第一届俄语本科毕业生捐赠专业性、针对性强的俄语图书资料,以实际行动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
上外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让师生通过专业外语服务满足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国际需求,切实为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外籍人士顺利接种疫苗解决沟通问题。自2021年3月启动在沪外籍人士新冠疫苗预约接种起,上海外国语大学承接接种现场翻译任务,架起外籍人士与现场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桥梁,至今共派出志愿者145人次赴杨浦、浦东、徐汇、静安、闵行5个市辖区共13个接种点提供英文翻译服务。志愿者每周通勤平均超过2500公里、每周工作时长超过600小时,此外,学校英语和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德语、日语、韩语6个小语种的线上志愿者,通过电话为普陀区2个接种点提供线上多语种翻译服务,队伍组建以来上岗待命超过150小时。
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工作职能和岗位特点,不等不靠、提前谋划、放眼思考、主动作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正计划通过“面对面”行动、“我来讲”行动、“解难题”行动、“送温暖”行动、“献一计”行动、“党员先锋”行动和“志愿服务”行动等“七个”行动,用心用情用力为师生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初审 / 编校 / 责任编辑 / 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