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频接恶意劝捐 六成网友反感网上被频繁劝捐
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互联网公益的延伸。新浪微公益平台四年前开始为一些有公募资格的基金会搭建平台,捐赠人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定期或者一次性捐款。但随之而来一些问题,比如恶意劝捐,某些微博账号通过@和私信方式,发送项目链接,甚至频繁要求曾经捐过款的爱心用户为其项目捐款。
你是否也遇到过在微公益献爱心后却被各种劝捐@不胜其烦的情况?互联网上被劝捐,什么情况下你会捐款?近日,京华时报联合优数研科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发起了一项题为“互联网公益劝捐,你会捐吗”的调查。调查显示,55.5%受访者曾收到过微博上的劝捐,如果被频繁@或私信劝捐,超六成网友表示会反感,认为此举既利用爱心道德绑架,也侵害了捐赠人隐私。
微博频接恶意劝捐用户投诉
新浪微公益近期公告称,近日其累计收到数百条有关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存在恶意劝捐行为并造成用户骚扰的举报投诉。经内部审查发现,该机构同时也有多个项目未按规定更新项目进展。按规定已暂停其平台发起权限。
新浪微博微公益运营经理张茹玮表示,从微博诞生之初就有许多用户通过微博寻求帮助,尤其是帮助白血病患儿等个案求助。为了帮助大家标准化地发起项目,辨别项目真假,方便爱心用户捐赠,四年前新浪微博搭建了微公益平台,目前有100余家基金会与其签约,在平台上进行公募。
但从去年年初开始,她们发现一些微博账号开始通过@和私信对方的方式,发送项目链接并恶意要求曾经捐过款的微公益爱心用户或陌生人为其项目捐款,严重的还与捐助人发生口角。
“每天处理很多起投诉”,张茹玮告诉记者,虽然互联网公益平台给救急难个案提供了及时帮助,但也同时带来了骚扰,微博站作为第三方平台大力打击此类骚扰行为。
“白血病救助是网友求助的其中一大类,新阳光慈善基金会正是跟随着微博、微信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张茹玮说,近期有越来越多微博用户在捐助一次后,被新阳光微公益救助对象频繁@。经调查核实,他们关停了新阳光的微公益平台项目发布权限。
针对此次关停,4月7日新阳光发声明称,此前他们曾察觉到频繁@捐助者的现象,并详细探讨了解决方案,比如与新浪微公益沟通如何保障捐赠人信息,发布救助技术帖,引导患者有礼貌地救助。“但之前被频繁@的小伙伴信息已经泄露。我们也曾劝导患者朋友们不要不求方法随便@他人,但听从劝导的患者少之又少”,新阳光声明中说。
超六成网友反感被频繁微博劝捐
在此次京华时报与优数咨询联合发起的网络调查中,55.5%受访者都曾遭遇过互联网尤其是微博上的公益劝捐,比如发私信或者被@。当被互联网劝捐后,六成网友表示,如果个人救助案例等信息绝对真实可信,并且打动了他,他会捐款。近四成网友只会在保证不公开捐赠人信息或者被熟人@、认为发起人可信时才会伸出援助之手。只有5%受访者会“看到求助信息就捐”。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褚蓥分析,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原来只有拥有公募资格的大型机构才能开展募捐的限制,也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使得慈善组织可以根据需求开展募捐活动。“而且在网络上募捐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受众,从目前我国社会环境来看,救急难这种容易触动人心的募捐方式是最容易成功的。”他说。
当受访者被问及“如果被频繁@或私信劝捐,你会不会反感”时,63.2%表示反感,认为这是利用爱心道德绑架。持“不会反感”的人则认为,大家是在献爱心,尽力献爱心,自媒体的传播会更好地帮助求助者。
褚蓥认为,微博上圈对方、私信对方是一种类似于上门劝募的方式,这比单纯发微博这样的广告式劝募方式更为有效。而且,这种广撒网的劝募方式,最终总能得到一定比例的捐赠,特别是在信息编得比较动人的情况下。
“而被频繁劝捐这个问题,不仅限于互联网之上,在传统劝募领域同样存在。比如,美国流行的邮件劝募和上门劝募,由于太过密集,也招到很多居民的反感,甚至引发诉讼案件”,褚蓥称,从专业的角度来看,网络募捐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专家支招慈善组织第三方劝募
张茹玮告诉记者,针对微博用户被劝捐情况,他们一方面屏蔽了慈善项目中爱心用户的昵称全显示,不允许其复制及跳转,也搜索不到捐赠人信息。另一方面加强了微公益的投诉监督处理流程,经举报的恶意劝捐账号会被优先处理掉。第三,关闭了几家涉及骚扰的公益机构的项目发起权限。
张茹玮介绍,他们曾处理过中华儿慈会下属的几个机构,比如爱心家园义工联,不过目前已恢复其权限,因为后期他们自己做了规范,比如内部加强了对志愿者、孩子家长及项目内容的管理。目前已经不再收到有关该机构的投诉了。
微公益作为互联网公益的先驱实践者,帮助了很多公益机构,完善了他们的网络筹款和品牌宣传。“虽然筹款案例都是通过认证的有公募资质的基金会进行,法律上合理,但爱心不能滥用,更不能利用”,新浪微公益主编杨光表示,他们采取了各种手段,反垃圾反骚扰,比如后台的阻止机制,但屡教不改,为了营造更好的公益氛围,只有取消与某些机构的合作。
面对不堪其扰的恶意劝捐行为,杨光也支招,直接点击每条微博右上方的“举报”,进入举报页面,写举报理由,马上进入微博举报处理大厅等候处理决定。如果举报完成判定,按照《微博社区管理规定(试行)》,将处理被举报人的行为。
褚蓥认为,通过第三方平台劝募的网络募捐对慈善组织要求更高,因为其是公众募捐,慈善组织的项目会面临大量的公众监督。“慈善组织的信息披露、项目执行、财务管理等各方面的专业水平都必须提升,基金会要提高这些方面的专业能力。”
此外,他建议,由于网络平台的影响力大,政府还应建立针对网络平台的日常监管体系,以确保网络平台的行为处于法律的范围之内,避免网络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