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原副行长马德伦五问民营银行

10.11.2014  17:15

      正当浙江网商银行、上海华瑞银行、前海银行等民营银行积极开展试点工作之时,民营银行也正成为时下关注的热门话题。日前,央行[微博]原副行长、中国金融会计学学会会长马德伦在《当代金融家》杂志刊发《关于民营银行的几点思考》一文,一连抛出定位、发展战略、发展环境、挑战和特点五个问题表达了他对民营银行的思考与困惑。

  前景可期

  马德伦表示,从中国金融市场的主体格局看,民营银行刚刚诞生,对现有的金融体系尚不构成威胁,今后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从外国金融市场的主体格局看,其国内市场的主体是小银行。而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追求并建立了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大银行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如何应对“大而不能倒”的道德风险,还是一个有待破解的难题。

  “发展民营银行,发展一大批小银行,改变中国金融市场份额的分布,形成有活力的竞争,也许是一种选择。同时,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期,中小企业在服务业、农业乃至于制造业都是主力军,他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更依赖包括民营银行在内的一大批小银行。他们是民营银行未来的客户主体。所以,民营银行市场广阔,前景可期。”马德伦表示。

  “但请记住,民营银行的资本虽是民营的,但这些银行却是服务于公众的。”马德伦强调。

  五个问题直指民营银行

  马德伦表示:“把祝福变为现实,民营银行还有一段艰难的、漫长的路要走,处于开创阶段的民营银行,一定正在思考以下这些问题。

  第一,民营银行的市场定位在哪里?是和现存的银行体系竞争,还是到金融服务薄弱的地方去拓展?民营银行对市场的细分不仅要找到立足之地,还要找到发展空间。

  第二,民营银行的发展战略是什么?这包括:

  1、民营银行的战略目标如何确定?是否就心甘情愿地做一家稳健的小银行,世世代代作为家族银行传承下去?

  2、民营银行如果要做大,是否应该先想到做强?无论规模的大与小,做强是否都应该是发展战略的优先考虑?

  3、民营银行信用和信誉的建立靠什么?如何让客户认识、了解以及接受?在资产价格上的竞争,民营银行有优势吗?

  4、作为小银行,民营银行如何建立独有的经营和管理体制?如何既体现成本的控制而又不失管理的严密;既体现经营的灵活而又可有效管控风险;既体现服务的高效率而又不失经营的规范?

  第三,当前,民营银行处于什么样的发展环境中?主要包括:经济的持续增长,收入预期高;中国人的节俭和存钱理念带来的高储蓄率;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在经济结构调整后的市场表现会更好;利率市场化后,金融竞争会更加激烈;民众对大银行的国家信用保证深信不疑;市场竞争中的不公平待遇;客户选择的多样性和多变性——由于缺少契约精神,收益高或融资成本低会成为客户频繁改变选择的唯一理由;诚信尚未成为人们理念和行为自觉遵守的基本准则。

  第四,民营银行面对着什么样的挑战?主要包括:1、筹资成本高,不得已而背负的高利率负债,无论是同业存款还是公众存款;2、单笔业务规模小,运营成本高;3、在高成本下创造利润,但贷款或其他金融服务、金融产品的价格却不具有竞争优势;4、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不健全,信用风险大,贷款风险溢价的临界点难以确定;5、财务的硬约束,包括风险补偿、拨备、经济资本的分配和覆盖面等等,对民营银行扩大运营规模带来挑战;6、从业人员收入和职位预期造成人员流动性加大;7、管理当局愈来愈挑剔的监管要求;8未来多元化的金融市场工具,民营银行难以直接利用;9、资本账户开放后,资产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间流转,货币在本币、外币间转移,大型银行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经营。而民营银行的这类业务,却只能依附于大银行才能参与;10、民营银行最可赚钱的客户群体,其隐藏的风险恰恰也是最高的。因此,风险控制与市场开拓的矛盾很难协调。

  第五,民营银行的特色是什么?每家民营银行的特色又是什么?如何避免同质化经营?

  马德伦提出的以上民营银行五个问题,是他“无法完成的‘作业’”,也同样是业界很关注的焦点,更是当前如火如荼的民营银行在初创阶段亟需理性思考和实践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