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自信 植根中国
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记者 孙铁翔、罗沙、王优玲)中国,一个曾经贫弱不堪的国家,为什么能在65年间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
新中国65华诞之际,人们心中思索的答案越来越清晰--新中国65年取得的成就,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有力保障。
65年风雨行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次次“摸索尝试”让中国的历史和社会土壤生长出了适合自己的制度
欧洲,曾经的世界经济中心。时间来到2013年7月,欧元区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0.3%,终于迎来了近18个月以来的首次环比增长。
目光转向东方。同年10月8日,上海自贸区正式受理企业登记注册申请,世界各地的创业者排起了长龙。自贸区仅当天就接待注册和咨询客商2057人次。
上海自贸区的成立,仅仅是中国不断尝试制度创新的一个缩影,但其所激发的活力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和基础。
从1949年9月,具有临时宪法地位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宣告新中国将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无数共产党人和广大群众就开始不懈探索,并确立以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短时间内就取得了巨大成就。
“中国制度”来之不易,探索的道路百转千回。我们也曾经付出过沉重的代价,但没有曲折的跋涉,就不会开始新的远航。
当“中国号巨轮”行至1978年12月,具有转折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又一次拉开了寻找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探索之路。
当时的中国,新老问题叠加,新旧矛盾交织,既有思想观念的束缚之阻,也有利益固化的藩篱之绊,风险之大、挑战之强,令人忧虑。
从来就没有一笔可绘的宏伟蓝图。26年前,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
面向未来,一个日益彰显生命力的国家如何进一步完善制度?神州大地早已为“破题”播下了收获的种子。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遭遇特大旱灾,在当时“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的政策下,18位村民“铤而走险”,秘密签下“生死状”,实行分田到户。第二年,小岗村喜获丰收,粮谷满仓。
1982年1月1日,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确定下来,农村生产力被极大解放。
从建立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到完善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到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
探索永无止境。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发展壮大。
65年不断前行,65年风雨同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道上,逐步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作出的重要论断,掷地有声。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65年来,中国人民用特有的智慧和勇气,通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探索一次次证明--任何理论和制度,必须本土化才能根深叶茂、绽放华彩。
65年沧桑巨变--披荆斩棘,戮力前行,一项项“制度优势”让中国向世界展示出坚定有力的制度自信
《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家、《地球是平的》一书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其新书中专门设立了一个章节,叫做“让我们做一天中国”。
这是他在看到“美国体制”存在很多严重问题,向世界发出“美国有可能在不断的内耗中难以真正有效地面对21世纪的挑战”的担忧,从而对“中国制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制度,是发展进步的动力之源。
65年来,从“杀出一条血路来”的探索实践到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从小康梦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不断发展中日益凸显其旺盛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回首65年,我国不仅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还创造性地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为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证;
--回首65年,我国从实际出发,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建立并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整套政治制度;
--回首65年,从1993年的《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五条规定”的实施意见》到2012年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从1990年的《关于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的意见》到2014年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和完善党的制度建设的脚步从未停歇;
……
以史为鉴,可知兴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中国制度’既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切合中国的发展实际,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谢春涛说。
65年不懈奋斗--深化改革,制度先行,一声声“改革号角”让中国又一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制度,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国家命运。
进入新时期,期待公平正义的社会、打破社会转型的掣肘、缓解经济调整的压力……一个个具体实在的诉求,寄托了百姓的殷殷期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紧锣密鼓地部署推进一系列重点领域改革,着力解决一些长期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振聋发聩。
35年前,中国人民用特有的智慧和勇气探索出一套适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35年后,嘹亮的改革号角让中国又一次站在实现“中国梦”的新的历史起点。
改革,如何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怎样啃下“硬骨头”?中国再一次给出了答案。
--全世界看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建设迈出坚实的脚步,一项项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举措“破茧而出”。
2013年1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终结在我国延续半个多世纪的劳动教养制度;
2014年10月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以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郑重承诺……
--全世界看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比以往发挥得更好。
2013年5月,国务院公布《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确保改革红利的不断释放;
2014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吹响了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进军号……
--全世界也看到,中国在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脚步之快、力度之大,让人眼前一亮。
2014年4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人民群众对建设“美丽中国”有了新期待;
2014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让农民有了实现“市民梦”的选择;
2014年中秋前夕,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即将归入历史……
--全世界看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强调要以“打铁还须自身硬”的决心,狠抓党的制度建设。
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用制度形式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到新的高度,强调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加强制度建设,切实解决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未来,制度建设继续在路上。
“制度优势让我们曾经拥有人口红利,并长期拥有改革红利,如果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路子上取得更多更好的收获,势必带来更大的制度红利。”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说。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我们坚信:紧握改革这把“金钥匙”,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一定能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