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成升学路上最大痛点 家长被培训机构“牵着鼻子走”

10.02.2017  21:36

  比起高中生、初中生,现在最辛苦的竟然是刚背起书包的小学生?!眼下,离新学期开学还有一周时间,但本报记者这两天在一些培训机构实地调查发现,不少小学生在大年初四、初五后就已经陆续“开学”———去培训班补习了。

  “一想到今后的升学形势,就觉得现在不拼不行!”有家长言之凿凿,在小学、初中、高中这条升学链上,比起高考、中考相对明确的选拔要求和可预期的录取率,“小升初”的竞争最惨烈,矛盾也最集中。培训机构精心炮制各种升学信息,各类升学论坛成为焦虑情绪“发酵”处,应运而生的还有焦虑之下庞大的培训市场。

  与上海公办学校“小升初”实行对口与划片相结合的方式就近入学不同,眼下家长的择校热点在民办初中。但民办初中到底考什么、怎么考?不少家长反映,很多“解渴”的信息,目前通过公开渠道能够获得的很少;而在培训机构,关于“小升初”战况的分析报表和应对策略却纷至沓来……在这些“数据”面前,家长不仅不敢给孩子减负,还甘愿增负。

   小升初”为何让家长陷入焦虑

  培训机构刻意制造和渲染升学的焦虑,在“套路”之下,很多学生家长正被“牵着鼻子走”。一位中心城区中学教师、同时也是一位小学生家长的刘女士说,就她通过公开渠道查询到的信息,2015年上海高考考生有5万余名,大学录取4.5万人;2016年上海中考报名人数7.51万人,通过统一招生批次录取高中的有4.31万人,通过提前批次录取高中的有0.79万人。

  “中考虽然是一道分水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会被分流去读中职校,但至少对升学情况,家长心里还是有底的。”刘女士坦言,与高考、中考有明确的考纲不同,“小升初”阶段,一些目前热门的民办学校的招生信息在家长看来“都是一笔糊涂账”———而这让“小升初”成为升学路上的痛点,也为培训机构在家长中“酝酿”焦虑情绪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据悉,沪上许多知名的升学信息论坛,几乎都是培训机构在运营。不少家长接受采访时直言,每每看到这些论坛或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升学信息,都会感到公办小学的教学内容和民办初中的招生选拔标准之间“差距实在太大”。最终,他们不得不把孩子送去培训机构“补短板”。

  而在培训机构,孩子在苦学,家长也在不断地被“洗脑”。比如,有些培训机构通过组织考试,给出学生的全区甚至全市“排名”;结合排名,再向家长推送区域内各大民办学校的招录比,估算升学成功率,“暗示”家长让孩子学得更多、准备更早。

   三不承诺”为何挡不住民办学校招揽优质生源的脚步

  每年5月上旬,沪上民办中小学都会规定统一的招生面谈时间。事实上,最近几年,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在加强对民办学校招生的监管力度,试图为民办择校热降温。就在2016年,市教委专门发出红头文件,明确民办学校招生实行不抢招、不以证书取人、不涉招生培训“三个承诺”。

  但在不少家长看来,这些“禁令”根本阻挡不了民办学校招揽优质生源的脚步。家长直言,“即便自己不跟打了鸡血似的”,到了孩子三年级时,也大多会“跟风”、主动送孩子去参加培训。“因为三年级开始,所谓的奥数‘四大杯赛’已经战火全燃,父母之前即使对培训有抵制,这时也开始慢慢融化,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小升初、考民办。”而对于这些民间受捧的学科竞赛,对民办学校的招生选拔中究竟有没有参考作用?不少家长坦率地告诉记者,“宁可信其有”。

  一位教育圈内人士告诉记者,大约在2011年时,曾经一度在上海学生和家长中非常火爆的“通用少儿英语星级考”被主管部门叫停了。也是这一年,上海严令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学生入学报名时一律拒收学生所提供的奥数成绩、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各类等级考试证书。

  “当时的这两记重拳,都是冲着给孩子减负去的。但几年下来,奥数没有降温,被撤销的英语星级考摇身一变,成了如今俗称‘三笔四口’的英语笔试和口试,又风风火火地来了。”按照这位知情人士的分析,这些民间杯赛生生不息,不仅是被利益所驱动,究其根本,还是和民办初中现行的招生流程和模式有关。

  如很多家长所抱怨的,“公开披露的信息太少太简单”———光这一条,就给社会培训机构增添了无尽的商机。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