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基因》第一集:发展有道 “未来”变得越来越快
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距离旧金山大约一小时车程的帕洛阿尔托市,有一个独特的地方。爱迪生街367号,这幢始建于1905年的两层小屋和独立车库,至今保留着1939年时的模样。
每年,专程来这里参观的游客数以万计,仅仅为了能隔着围栏看一下十多米外的那个车库。车库门缓缓开启,仿佛打开了一条时光隧道,把人们带往70多年前那个传奇的故事。
硅谷从车库诞生 成为创新集结地
1939年,两名来自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威廉·休利特和大卫·帕卡德在这里创业。为了节省开支,当时的办公室和实验室,都挤在小小的车库里。没有人能想到,从这个车库里走出的——惠普,后来成为了世界排名第一的个人电脑公司。这个车库,现在被命名为“硅谷的诞生地”。
硅谷诞生之初,评论家们只是把它看成美国西部新兴企业和东部成功大企业进行竞争的基地,然而,随着这里的“车库文化”不断发酵,硅谷不断刷新着各种奇迹。同样诞生于小车库的苹果公司,其收入换算成GDP,可超过100多个国家总和。上线仅12年的facebook,月活跃用户数已逼近20亿。而稳坐全球最大互联网公司宝座的谷歌,开始把世界带入人工智能领域。硅谷在短短几十年内,超越了众多有着千年历史的大城市,从昔日美国西部的蛮荒之地,变成世界科技产业的中心。
对此,美国斯坦福大学原副校长兼教务长威廉·米勒说,那里的工业实现了很大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特点之一是它一直在变,因为人们想要走在时代的前沿。现在我们拥有运行中的发展良好且拥有基本特色的生态系统。
缺乏创新投入 底特律汽车城衰落
就在硅谷诞生73年后的2013年7月18日,曾经辉煌一时,有着“世界汽车工业之都”之称的美国东北部城市底特律,正式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城市。关于底特律衰败的原因,经济学家们众说纷纭,有一种较为主流的说法:底特律太过沉迷于传统工业带来的利润,而忘记了跟上时代的步伐。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沃努塔斯说,就是那么简单,没有其他办法。我们(曾经)收入很高,但如果不创新,就会死亡。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纽约从经济危机中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距离底特律10个小时车程的全球金融中心纽约,也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遭受重创。这场由金融界引发的危机让世界重新审视起纽约固有的经济增长模式。长期以来,纽约的经济驱动被称为“FIRE”,也就是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但这样的发展模式一旦出现过度投机和泡沫,就会引发一系列的持续萧条。在如何应对经济危机这一问题上,美国的智库提出了“新新经济”的发展模式,也就是经济发展要依靠创新。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家埃德蒙德·费尔普斯表示,创新才是经济繁荣的关键。这不是一个选择,我们必须选择创新。我们需要新的想法,新的产品,新的方法,创造新的可盈利的投资机会,新的工作机会。
而普利策奖终身评审、经济评论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则表示,经济衰退时期往往是创新崛起的温室,因为大家都想用最少的钱完成最多的事,所以必须想尽办法创新。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都是在经济衰退时期发家的。英语里有一句话这么说:需求是发明之母。经济衰退期,人们需要用更少的钱做更多的事,自然会变得更懂创意。
位于曼哈顿靠近中央车站的办公楼里,著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也有着和经济学家们一样的想法。普华永道的战略投资部门,思略特的首席咨询师巴里·杰鲁塞尔斯基从事高科技产业和创新经济的研究已经超过20年。他的结论是,在全球经济增长压力骤然增大,经济发展似乎陷入泥潭的时候,创新经济依然在飞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龙头。
普华永道思略特首席咨询师巴里·杰鲁塞尔斯基认为,在纽约,科技创新是发展最快的产业,不过纽约要想赶超硅谷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加州的高科技从业人员数量是纽约的3倍,高科技公司数量是纽约的2倍(加州有5万,纽约2.4万),创投基金方面的差距更是显著。去年加州总共有230-240亿美金花在风险投资上,纽约只有80亿。
在巴里看来,纽约正在用科技创新化解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在创新投入上,纽约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此,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家埃德蒙德·费尔普斯建议,中国一定要摸索自己的创新模式,美国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榜样。现在美国在传统制造业中的创新被阻隔了。幸运的是,有才华的年轻人找到其他的领域进行创新,硅谷就是结果。所以我们还在进行革新。
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动机
该如何摆脱经济衰退的困扰?全球各地,智库、专家在纷纷讨论,他们在历史和现实中逐渐找到了发展方向。科技创新、高新技术,成为了突破产业发展瓶颈的一片“蓝海”,打造科技创新中心,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举措。
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中国也同样面临着下行压力。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已经不明显,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到了发展必经的拐点。对于上海来说,简单的GDP数字增长已经不是这个城市追求的目标。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上海早已意识到了改革发力的关键点。然而,打破现有的体制束缚,破解思维定势,依然需要以市场作为战略导向,从而倒逼体制和机制的改革。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经济学家张军提出,对上海来讲,你要建设科创中心,就要识别你面临哪些短板,譬如说体制上的一些问题,政策上的一些问题,要反思怎么来解决,这样必然要倒逼体制上一些改革和政策上的一些调整。
英国、瑞典、日韩投入创新大潮
英国皇家学会主席、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文奇·拉马克里希南认为: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创新。这里就有现成的例子,如果你观察那些自然资源并不充沛,但是创新能力和知识储备十分丰富的国家,比如瑞士、新加坡等,你会发现,他们国家发展得非常好。但是反过来说,有一些非洲或者世界其他地区的国家,拥有很多的自然资源,但社会氛围并不是以知识和创新做为导向的,这些国家的经济就并不发达。所以说,知识和创新让一个国家变得富有,这比拥有自然资源更加重要。
这里是成立于1660年的英国皇家学会,走进皇家学会,这面巨大的“主席墙”展示着学会的科学成就,几乎每一任学会主席都是以技术进步和科学创新而举世闻名的科学家:艾塞克·牛顿、查尔斯·谢灵顿、弗雷德里克·高兰·霍普金斯。现任英国皇家学会主席文奇·拉马克里希南爵士是200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文奇·拉马克里希南称,世界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诸如人口越来越多、食物安全、能源安全、环境问题,这些都需要创新去解决来让我们拥有一个更好、更健康、更安全的生活。
就在拉马克里希南爵士获得诺贝尔奖的同一年,2009年,为了应对经济危机,调整产业结构,英国政府推出了一份纲领性的文件《数字英国》。这份文件的主题是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做好技术人才培养,推广全民的信息科技技术应用,提供更好的创新保护。经过几年发展,伦敦已经成为信息科技发展的领先城市,这里已经不仅仅被称为“金融中心”,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为欧洲的“数字经济之都”。
实际上,伦敦,乃至英国对于创新的认识发生得更早。20世纪90年代之后,英国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降,为了寻找城市新的发展动力,英国政府于1998年提出建设“创新驱动型经济”,随即伦敦在2002年提出《创新战略与行动计划》。如今,伦敦的创新产业已经超过金融产业,成为第一产业。
在北欧,高福利的社会体系呵护着北欧人从摇篮到坟墓的每个阶段,但这并没有降低北欧人在创新方面的热情。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这个人口不到200万的城市,却有着全球仅次于美国硅谷的新兴科创公司数量。创新在这里,是城市的基因、教育的基因、产业的基因。
瑞典国家创新企业和创新部国务秘书奥斯卡·斯丹斯特朗说,在瑞典,我们的社会是以创新和科技作为基础的,这是我们的DNA。我们拥有非常大的横跨各个国家的全球性公司,这些所有的公司实际上都是以创新和科技作为基础。我们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做到很优秀,因此我们要发掘我们最擅长的领域。
瑞典工业基金的报告显示,2015年,瑞典科技创新领域的初创企业从全球180个投资者手中募集到了超过10亿美元的资金。瑞典最吸引投资的科技创新领域包 括音乐技术、软件和电子商务。随着Skype、Spotify和Mojang等企业取得成功,斯德哥尔摩正在逐渐成为欧洲最大的科技创新中心。
瑞典国家创新与研发局局长夏洛特·布鲁格林:我们不仅仅长久地保持了这种创新性,而且如果我们想在国际市场中保持竞争力的话,还得在未来继续地不断创新下去。
与中国隔海相望,日本和韩国,以东京和首尔为代表的城市也积极探索着创新之路。伴随着全球经济深层次调整,曾以制造业立国的日韩备受冲击。如何进行经济结构升级,如何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突破,成为这些地方学者和官员都在思考的问题。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特别顾问冲村宪树称,按现在的世界情势,只有依靠全球市场和世界的先进技术,进行大胆投资的企业才能存活下来。不这样做的企业会慢慢输掉。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次官李官燮则表示,韩国是制造业很强的国家,为了维持制造业的强势,需要研发。因此韩国是对研发的投资比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上海要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科技创新,俨然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共同话题。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把国家之间竞争所推动的经济发展分为4个阶段: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前3个阶段都是经济处于成长阶段,而财富驱动阶段意味着国家已经走到经济衰退阶段。眼下,以伦敦、纽约为代表的传统国际大都市已初步实现由“财富驱动”向“创新驱动”的逆向转型,这一逆向转型,意味着更高层次的蜕变。
2014年5月23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了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研发中心、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习近平在这次考察中指出,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中国商飞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院长郭博智说:原来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我们现在要倒过来,就是要花更大的气力来做产品的研发,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集成能力。我相信,当时他在讲这些话的时候,可能就有了上海这么一个科创中心的雏形,也是总书记对上海的要求。
上海着手布局一大批高端制造业集群
上世纪90年代末,在美国一家上市公司担任副总裁的常兆华博士,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放弃18万美元的年薪,回国创业。1998年,由他创办的上海微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上海张江成立。18年间,他眼看着张江从大片农田,变成如今的研发中心 和科技型公司集群地。
微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常兆华称:现在我们的条件可以跟硅谷比,也可以跟以色列比,也可以跟日本的一些创业园区比,跟德国的,都有得一比。我觉得在这一点上,不输于任何人,这一块儿我觉得是特别值得上海人特别是张江人骄傲的地方。
美国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副院长卡尔·乌尔里希有同感,上海在创新方面已经非常有优势。奠定了自己的经济中心的地位,有活跃的城市气氛,这些都是近100年来上海与世界互动的结果。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次官李官燮谈到了青年的创业热情,现在有很多优秀的人才想来上海,而且政府会提供大量的支援,还有青年对创业的热情和对新技术的渴望非常多。
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政策产业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莱纳·弗里奇表示:上海有很多很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同时有产业基础。因此他认为上海现在已经是全球一流的具有经济和创新潜力的地方。
创新,就要让城市自身的动力首先活跃起来。对于上海来说,开放包容的氛围、优质的教育资源、深厚的发展历程都给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如何站在更高的格局和角度来看待科创建设?如何用更全球化的视野来探寻创新的基因?如何破解瓶颈,防止没有规划战略的一哄而上?这些,都是上海在推进科创中心建设中必须正视的问题。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说,体制机制问题也是最难突破的,当然也是最为关键的,老思路老办法是没有出路的,也不会有希望的,也是推不下去的。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要求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今年4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实验方案。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也已经列入了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随着这一系列的战略措施出台,上海创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蓝图逐渐清晰。
发展的目标已经明确,上海也开始了突破自我的体制机制改革。对于科创中心建设来说,不仅要有长远的规划,更需要发挥市场的主观能动作用。当下,以市场作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已经初步显现,大飞机、北斗导航、深远海洋工程装备、高端医疗装备,这些代表城市创造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的高端制造业在上海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动力。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经济学家陈平表示:中国占领了科学制高点,就占领了工业制高点,就占领了军事制高点,然后占领了金融制高点。
“五一”小长假刚过,位于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园区内的彩虹鱼科考项目开始了新一轮的浮力材料压力测试。
完成这项测试,意味着我国距离万米级作业型深潜又近了一步。今年下半年,彩虹鱼科考项目组将远赴马里亚纳海沟执行这项任务。如果成功,这将是世界第一。
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崔维成说,载人潜水艇这样的一个技术,它代表的面非常的宽,应用的范围非常的广,所以把这个技术进入到前沿领域里边,那么你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占据了先机,你在国家安全、信息汇集方面占据了先机。对这个海洋科学的研究,它也依赖于这个海岸技术的发展。那么所以实际上它对我们国家海洋强国建设,它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
在城市的另一头,上海北伽导航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研发第三代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导航芯片。这款比小指甲盖还小的芯片被寄予厚望,中国要用它打破GPS导航在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夺取核心技术领域的主动权。
上海北伽导航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王永平说,现在整个国家在布局这件事,它的意义不亚于现在中国的高铁技术,现在国家领导人出去不都在推广高铁吗?那高铁的整套技术都是我们的知识产权,那现在北斗也是这样的,我们的北斗的高精度的地基增强系统,如果说从最基础的芯片、系统、到应用服务,我们在中国试验成了完整的系统以后,就可以输出到国外去。
2015年年末,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在中国商飞公司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正式下线。国产大飞机,已经成为“张江”乃至全国科创的一张新名片。
中国商飞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院长郭博智说,飞机,特别是民用飞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产品。它的产品在于它非常复杂。这个飞机有上千万个零件,几乎涉及到所有工业门类。那么它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代表。
建设张江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
在国务院公布的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方案中,提出了到2020年,张江要基本形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基础框架,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
上海市科委主任寿子琪称,它是能够代表国家的一个整个实力,能够代表一些国家的整体战略和使命,落实过程中我们有个落脚点,有个载体能够很好地去承接这个工作。
高端制造业的蓬勃发展,高科技产业的破旧立新,机制体制的突破改变,上海,再次站在了颠覆与蜕变的路口。然而,上海还必须意识到,科创中心建设需要全面战略体系的融合。创新,不应该只关注眼前的利益,更要从长远的高度和角度来谋划布局。创新这场选择,关于未来。
正如普利策奖终身评审、经济评论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所言,创新来的很快,机会也来的很快。他举例说,如果你在美国买一辆车,你的后视镜上会有个贴纸,上面写着:你在后视镜里看到的东西,可能比你想象的要更近。他觉得,这个贴纸应该属于前面的挡风玻璃,你看到迎面而来的东西,实际上也比你想象的更近,未来和每个人都靠的很近,比期待的来的更快。
(看看新闻网记者:《创新的基因》摄制组)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