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永不止步

29.07.2014  00:46

2014年7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EMBA项目(以下简称“交大EMBA”)在法华校区安泰楼101室举办了“2014年全新EMBA课程体系”媒体交流会。解放日报、第一财经日报、东方早报、新闻晨报等多家沪上主流媒体参与本次交流会,记者们对于交大EMBA四年磨一剑、精心研发的课程体系表示高度认可,并积极关注项目在服务高水平办学和国际化发展中的不断创新。交大安泰经管学院院长周林、EMBA办公室主任马文玉、副主任周道力、副主任袁仲霞等办公室老师出席交流会,院长助理、EMBA项目主任任建标主持并介绍了交大EMBA全新课程体系。

四载积累 一朝薄发

伴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及互联网思维模式的席卷之下,各行各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汲取专业而前沿的管理理念、理论、方法,成为优秀企业家的选择,这一切都有赖于商学院能推出更前瞻、更创新的课程体系。得益于复杂环境下始终坚持的教学实践思考,以及长期坚守的课程效果跟踪制度,交大EMBA在2010年课程版本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论证、访谈以及全项目调研后,将于今年秋季正式实施2014全新课程方案。

作为国内一流的商学院,12年办学过程中,交大EMBA视课程建设为生命,并坚持对课程体系进行持续优化。周林在致辞中说:“中国商学院教育的高速发展,既源于中国经济的强大助推力,也由于中国企业家对于系统接受商学教育的强烈渴望。交大EMBA作为国内最具特色的项目,培养了4000多名产业精英及高级管理人才。结合经济、高科技发展以及商业模式的变化,交大EMBA推出的全新课程体系,可谓迈出体制内院校EMBA课程设置持续创新与变革的一大步,将对中国体制内商学院EMBA课程改革起到风向标作用。

任建标介绍了2014年EMBA全新课程体系,他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只有抓住时代变革的商学院,才能存在于一个好的时代。交大EMBA在不断创新中前行,因为停下往往意味着落后。另一方面,无论课程如何更新,‘领导力’始终贯穿交大EMBA的课程体系。未来,交大EMBA项目的精神、愿景、使命和培养目标将与课程之间形成的完整映射关系,为持续创新提供更多动力。

根植交大 创新先行

凝练交大特色,创新思维先行。从模块来看,本次新课程体系除对原有课程进一步优化以外,还着力提升“赢利模式、绩效提升、领导力反思”三大整合项目的内涵,新增“创新+、金融+、互联网+”三个“”模块,并依托综合型大学的雄厚实力推出“交大探究”模块,将技术、工程、医学与管理学科进行融合创新,为学员打开深入了解交大其他学院和学科发展的窗口,整合菁英校友资源,实现商工结合和产业对接。

从课程来看,新课程体系增加8门课程,即《商业伦理》、《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与管理》、《心理行为与决策》、《互联网金融》、《金融衍生产品》、《技术驱动的商业生态创新》、《基于大数据的决策管理》。

从学分来看,交大EMBA新课程体系要求学生必须完成36学分,课内学习不低于576学时,课外学习不低于1200学时方可获得学位。此次新设的多模块、特色化的课程,满足了不同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要求。这样的培养方案也大大高于教育部学位办的要求。

站在风口 引发探讨

在与媒体互动交流环节中,周林、任建标和记者们就课程设置、师资结构、学习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细致地给予解答。就课程设置而言,交大EMBA一直以课程体系的完整前瞻而著称业内,“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本次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交大EMBA希望突出‘风口’课程,给学生最及时、最新鲜的商业智慧”任建标说。

就师资结构而言,每年学院都会引进海内外的优秀老师,并全力打造“交大系”优秀教授队伍,以最国际化的前沿视野,专注最为本土的市场案例,应对瞬息万变的中国市场。就学习方式而言,态度是第一位的。“来交大读EMBA一定是来学习的,除了学习没有第二个主题。”任建标对于在交大EMBA学习的总结,是项目对交大“起点高、基础厚、重实践、要求严”优良办学传统传承的最好注解。

2002年,交大EMBA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中国首批获准开办的EMBA教育项目。项目秉承上海交通大学“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的精神,以“贡献管理智慧,培养有德的领导者,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着力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战略性思维、卓越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领导者。本次EMBA全新课程体系,成为交大EMBA项目不断创新、追求卓绝的最佳诠释,也有望对推进体制内其他商学院EMBA课程体系全面革新起到积极的指引作用。目前,项目共开设综合管理、创新创业管理方向课程,并与法国马赛KEDGE商学院合作开办国际班(秋季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