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观察:今天揭幕的这个创新创业联盟,集聚了六国大学生的智慧

15.02.2017  16:35

赴约南宁,缘起玉树

1月13日,广西南宁,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六国大学生在这里共赴一场“澜沧江-湄公河之约”。

在第二届“澜沧江-湄公河之约”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YICMG2017)开幕式上,青海省、复旦大学、广西财经学院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六国大学代表,共同为“澜湄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揭幕,标志着这一旨在培养各国青年全球视野与国际工作能力,促进流域各国治理与发展、孵化青年创新创业项目的赛事正式进入机制化新阶段。

澜沧江-湄公河源起玉树,该项目也缘起玉树。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覆盖全境,对中国和亚洲的生态保护及水资源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去年8月,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指导支持下,玉树州委州政府与各国各单位成功举办了首届“澜沧江-湄公河之约”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六国青年和专家学者在海拔4800米的澜沧江源头发出了友好交流与共同治理的呼声。

通过这一平台,已有来自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六国14所高校的90余名学生为流域治理与发展注入青年智慧。本项赛事也已被中国教育部纳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度活动安排,成为澜湄六国政府认可的国际活动。

模拟国际工作情境

“我们主要想利用湄公河流域的特色地形结构,通过协调和连接湄公河流域不同海拔的水电系统,及时解决洪水和干旱带来的问题。”越南外交学院选手设计的“友谊之梯”,灵感源于湄公河-朗塘河水电大坝的所处地形和发展现状。

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可能导致自然灾害增多,如何在应对气候问题的同时,合理统筹部署防灾减灾工作?这样的挑战,亟需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国共同面对。基于此,YICMG2017将“气候变化与减灾合作”作为赛事主题。围绕这一主题,选手们的参赛作品涉及洪水、干旱、温室效应、改善植被等具体内容。

在接下来的四天中,进入决赛的六国9所高校48名选手,将经历“入围方案评比”“澜湄之源咖啡屋”和“改进方案评比”三个环节。其中,“澜湄之源咖啡屋”(Mekong Café)是今年决赛的新环节。在此环节中,各国选手将抽签组成新的跨国队伍,轮流接受16名国际专家的指导,以期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催熟对治理创新方案的思考。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主办方了解到,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模拟一种国际工作情境——到一个不熟悉的国家、与不熟悉的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一项可能是全新的国际事务。

落地澜沧江源、母亲河畔

改进后的方案,并不意味着比赛的终结。本着“聚焦实际、聚焦问题、聚焦创新、聚焦合作”的原则,获奖的优秀案例将得到1万元奖金,用于项目的后期孵化,并在半年后接受实际操作的检验。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获悉,今年夏天,前两届获奖大学生将带着各自孵化的项目落地玉树,在澜沧江源、母亲河畔,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营”,通过评估的项目还将得到追加投资。

新成立的“澜湄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将追踪这些参赛项目,落实公益和小微创业项目,分享各国青年的创新创业经验,同时发起成立“澜湄青年创新创业基金”,为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撑,促使整个项目以青年创新创业为基石,让六国学生从课堂走向实践,从设想走向行动,再续山水相连、人文相通、血脉相亲的传统友谊。联盟秘书处设在复旦大学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建的“复旦-广西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