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创新与国家发展”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在我校举行

27.09.2016  15:36

9月24日,由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我校承办的“全球创新与国家发展”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在我校举行。中国博士后基金会副秘书长邱春雷、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毛大立出席开幕式。我校党委副书记刘承功在开幕式上致辞。来自知识创新与国家竞争力、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国家治理与制度建设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及各高校博士后300余人参加了相关活动。

论文集《全球创新与国家发展》在论坛开幕式上发布。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技处处长林华,我校经济学院教授、博士后校友会执行会长张陆洋共同主持论文集新书发布仪式。随后,上海国际关系学会会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杨洁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我校物理学系系主任沈健,教育部长江学者、我校经济学院教授袁志刚,我校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后校友会秘书长朱春奎先后作主旨报告。

据介绍,自1985年招收中国第一名博士后开始,我校已累计招收博士后4397名。目前在站博士后1025名,3200余名出站博士后中涌现出大批学科领军人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973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我校博士后流动站在2005年、2010年、2015年三次全国综合评估中均名列全国高校前茅,流动站数量从最初4个发展到现在35个。

创新和发展离不开高端人才的培养。本次“全球创新与国家发展” 论坛主题学科涵盖广,为博士后搭建起高起点、大范围、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论坛从4月开始筹备,历时5个月,共收到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等48家单位共74篇论文。论坛邀请了国际关系、科技、经济、公共管理领域知名专家作大会主旨报告。论坛主题报告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知识创新与国家竞争力、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国家治理与制度建设、全球化与中国发展、创新与发展视野下的人文社科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沟通交流,涵盖科技创新与国家竞争力、国际制度创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数字医学、生物医疗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全球创新与城市发展、人文学科在中国人重塑信仰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多方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