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声音]创业年龄研究为进一步思考双创政策提供借鉴(等5则)

03.07.2017  18:23

[编者按] 大学是社会的智库。上海交通大学的专家学者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民生等各个领域建言献策,独到见解和精彩论断不时见诸媒体。交大新闻网专门开辟“一周声音”专栏,摘发部分专家学者在媒体上的“交大声音”,展示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传承等方面的见解、思想、精神,向专家学者对提升国家和社会软实力作出的贡献表示敬意。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特别副研究员史冬波:创业的年龄规律研究为进一步思考双创政策提供了借鉴

在关注创业的年龄规律研究中,基于中国创业板公司836名创业者的相关数据,我们发现成功创业者的成功创业年龄呈现倒U型特征,平均年龄近年来稳定于40岁左右,新兴领域成功创业年龄比在传统行业小4.4岁,学历水平越高的创业者成功创业年龄越低。这些证据为我们进一步思考双创政策提供了借鉴,在未来的创业教育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创业风险教育,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公司内部创业与企业资深人员停薪留职创业,更重要的是引导构建有利于多次创业、连续创业的创业生态体系。(东方网 2017.06.24)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健: 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创业研究,有利于科学制定“双创”政策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加强创业的学理研究,加强“双创”智库建设,对于支持和引导创业实践,科学制定“双创”政策具有重要支撑和推动作用。创业研究不仅仅是高校一般意义上举办的创业教育论坛和研讨会,创业研究按照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可以细分为数十个领域,当前也有若干值得关注的研究热点。在宏观领域,主要围绕创业与国家经济政策、动力、增长以及社会治理的关系,同时也包括创业和宏观制度环境的关系。目前一些研究比较关注上述领域的国际比较;中观领域包括教育供给(创业教育的模式、课程、实践、评价等)、城市(区域)创业环境、园区发展、资金体系、行业(产业)研究等。十多年之前,苏南模式、浙江模式是研究热点,目前不少研究较为关注区域创新创业指数(活跃度)研究;微观领域主要是基于创业者个体(团队)开展研究,主要包括创业胜任力、创业学习、创业决策、创业幸福感、创业精神、能力和素质、女性创业、团队创业、创业失败等。目前一些研究关注连续创业者群体创业、少数民族群体创业等。(中国新闻网 2017.06.24)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宪:进一步放开创业限制,让“双创”为上海发展提供动力

唯有“双创”,才能使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高收入国家,进而开始向发达国家、现代国家的进程。为促进“双创”的发展,首先要进一步放宽各种人才的准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为上海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业创新人才。其次要让创业者、投资家和企业家成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体,形成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和风险机制。然后还要倡导推动大企业内部创新,催生企业内生动力。由此,上海就将不仅有创业创新的新增量,还将在存量中产生创业创新的新动能,进而使上海回归创业创新的热土。(上海热线 2017.06.24)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刘士林:“人文温度”是建设“有温度城市”的关键所在

无论是建设“人文城市”还是培育“有温度的城市”,我们都要认真研究导致城市“不温暖”的根源和病理,也要能够明辨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谱系和人文思想资源。同时,我们也要认真研究导致城市“不温暖”的根源和病理,明辨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谱系和人文思想资源。“城市温度”本身有三层内涵。一是“科学的温度”,也可以叫“自然温度”,这主要和城市的地理区位、气候条件等相关,二是“伦理的温度”,也可以叫“社会温度”,这主要和作为“第二自然”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的现状相关。三是“情感的温度”,也可以叫“人文温度”。在三种温度中,“人文温度”是最难测量和把握的。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之所以一再出现“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悖论,包括流行歌曲里唱的“高楼大厦里找不到我的家”,主要原因不在“自然温度”和“社会温度”,而是人们感觉上不舒适和心里面不愉快。也可以说,如果不能把城市的“人文温度”调试好,其他工作做得再多也会功亏一篑。这也是上海在自身这个发展阶段提出这个目标的根本原因。(澎湃新闻网 2017.06.25)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亚光:“致远荣誉计划”创新培养方式和生源选拔方式,致力于顶尖人才的培养

致远荣誉计划”的生源选拔聚焦于学习成绩优秀、具有创新精神、学术志向、科研潜质与社会责任感的本科推免生,重点高校拔尖基础人才培养计划、具有本科科研实习并取得创新性成果或在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者优先考虑。这些学生应具有探究科学问题的浓厚兴趣,并能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提出研究计划和入学申请,学院按限额推荐,选拔出有潜质、有担当的优秀学生,助推他们成长为国家需要的顶尖青年科技人才。在教学方式上,突破“师徒制”,试行“2:1黄金标配”,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同时,采用“1+1+3”多元导师团队组合,创新培养体系;在博士生培养方面,以点带面,未来将惠及所有博士生,它将首先在理、工、医科领域实施,并逐步推广到全校范围。(人民网 2017.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