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名师]刘益:为人师表,桃李满天;研精致思,硕果累累[图]
[编者按]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在学习十九大、迎接新征程之际,上海交通大学的校级最高荣誉首届“教书育人奖”“科技成果奖”业已颁发,获奖教师是上海交通大学全体教师和科研人员的优秀代表和生动缩影,学校特隆重推出“交大名师”专栏,旨在充分发挥获奖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激励广大教师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进一步坚持“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增强广大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深入推进“学在交大”,全面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为人师表,桃李满天;研精致思,硕果累累
---- 记上海交通大学 首届科研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刘益教授
[名师名言]
■做人为本。学生不仅需要有过硬的学术功底,还应该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个人品德,良好的品德是立身之本。
■因材施教。自古圣人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信。人和人品性差异很大,面对学生,须因材施教。
■学高为师。时代在发展,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掌握新的能力。
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与经济管理学院有这样一位教授,在校内她专注于教学与科研,三十余载桃李满天、成果累累;在上海市她与社会各界广泛合作,致力于用理论研究助力网络营销与服务外包实践升级;在全国她在各类学会组织屡任要职并活跃于国际管理学界,积极推动中国管理学国际化发展。她就是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刘益。
师者喻德,因材施教,学高为师
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在刘益的期望中,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学术功底,还应该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个人品德。良好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刘益在教学中始终贯彻着“做人为本”的理念,在授业解惑的同时,秉承言传身教的传统,努力做到让学生“要成才,先成人”。
在刘益看来,天底下所有的老师都会喜欢自己的学生。从刚开始招进师门的时候,她就开始关心自己的学生了,看着他们一点点成长,一点点积累,到最后毕业,走进各个行业,她都在时时刻刻地牵挂着自己的学生。刘益从教三十多年,在教学生涯中,她印象最深刻、最为牵挂的,始终是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们。她说,“这些年让我最开心的,就是看着我的学生取得一个个成绩,最让我揪心的,就是自己的学生走弯路。”
刘益在教学中始终秉承着“单纯”的理念。“单纯”一方面是指教授个人的性格比较单纯,另一方面是指处理和学生之间关系也很单纯:带他们做研究,就是想帮助他们出成果,只要学生们做得好,她就会非常满足。若学生们在科研中遇到困难的事,刘益也会替他们着急。
在培养学生方面,刘益总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学到一些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在她看来,她的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能够学以致用,至少证明了他们在大学的这几年时间并没有荒废,而她作为一名教师也尽到了应尽的责任。刘益面对于她的教学成果表现得十分欣慰:“他们在大学里确实获得了在未来打拼人生所需要的能力,无论他们最终在什么岗位上,这些能力都是能够受用一生的,这对于我和学生来说,都是最期望的结果。”每当说起这些学生时,她便如数家珍一般娓娓道来。
学生和学生不一样,人和人也不同,时代和时代也不同。在刘益看来,现在移动互联网、AI技术这么发达,是十几年前、甚至几年前都无法想象的。时代在变,学生也在变,所以必须要因材施教。教学中有的学生悟性高,有的学生悟性低。悟性高的学生做一遍就可以达到80%的效果,那就需要再改进一、两遍,但是悟性低的同学第一遍可能只有40%的效果,每一遍只能成长10%,那就要反复六七遍,才能达到理想状态。不管学生悟性高低,只要他们一心向学,刘益总是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耐心教导,面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此促进每个学生不断进步。
在课堂上,刘益是一名称职的老师,为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而在课堂外,她又不断向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在现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有的方面我可能知识比学生渊博,但有的方面就不一定了,例如我就经常向学生们学习新的数据分析软件操作。”刘益说:“很多人都是值得学习的,一个人要想进步,就要不断地向别人学习,这是改善和提升自己最好的途径。”正如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刘益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学习态度,也努力让学生培养“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
刘益认为,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能简单地定义为师生,特别是与她多年在一起日夜忙于科研的博士生们,刘益不仅是老师更是朋友,她觉得用“忘年交”来形容这种关系再合适不过了。很多学生即使毕业多年,也仍然和刘益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她看来,这些学生能有好的归宿都是非常值得开心的事情。“他们都非常不错,每次营销界召开会议的时候,我们都能够师门大聚会。”提起学生时,刘益充满愉悦。
研精致思,硕果累累
刘益多年来在供应链关系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她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公平对买卖双方关系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于2012年发表在供应链管理的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并获得年度Best Paper Finalist Award(排名第一)和2015年第七届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一)。该研究表明买卖双方对公平的感知供应链合作有促进作用,填补了公平理论研究在商业合作领域的空白,成为了供应链公平研究领域具有深远影响的文献,为促进供应链企业合作提供了理论支持。研究成果不仅帮助供应链企业提升绩效及转型升级,更为中国工业4.0的推进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除此以外,刘益累计在SCI和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47篇,在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并著有专著5部(其中1部入选中国管理科学文库),译著1部。其中一些研究成果于2009、2012年两次荣获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期刊Best Paper FinalistAward,第六届、第七届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8年美国管理学年会Carolyn Dexter Award,2017 Carolyn B. Dexter Award for Best International Paper Finalist,以及包括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以及多项校级院级科研奖项。
刘益还承担多项国家科研项目。她先后主持过七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被评估的项目结果均为“特优”或“优秀”。2013年,刘益作为带头人的“服务外包创新管理”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并获得教育部滚动支持;2015年,刘益领衔的上海市哲学和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网络营销与服务外包”获批,成为该基地的首席专家。
刘益也在教学与实践中提炼出多个中英文教学案例,所开发的案例“Soybeans in China”于2009年被South-Western出版集团出版的Global Business教材收录,并作为经典案例于2012年被再版收录。
刘益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与投入的工作精神得到学校乃至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她在2011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荣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称号,2014年,荣获上海交通大学年度“三八红旗手”称号。2017年3月,她的履历中又增添了一项新的荣誉——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2017年11月,她又获得2017年度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学以致用,服务社会
作为上海市社科创新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刘益格外关注管理学科研与实践结合。刘益领衔的“中国服务外包创新管理研究基地”获得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院首个“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刘益领衔的外包研究团队从2007年开始参与《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的编制工作。2013年10月,“中国服务外包创新管理研究基地”获得学校专项经费资助,成为学校“985工程”三期文科专项特色研究基地。团队撰写的《中国服务外包业现状、问题与对策》对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被新华网、《文汇报》、《China Daily》等多家国内外媒体报道。
该团队于2013年12月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并于2014年6月完成了上海市商委的《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调研报告》。此外,刘益研究团队还陆续开展了若干家企业的实地调研工作,赴青岛、苏州等多地展开调研,对企业发展过程、领导团队、竞争对手、人才发展模式、市场情况以及未来战略方向等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除了在学校的日常课业与研究之外,刘益还在各类学会组织屡任要职,并活跃于国际管理学界,积极推动中国管理学国际化发展。她目前担任上海市社科创新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营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高校市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市场学会常务理事务等。除此之外,刘益还为许多国内外学术期刊提供专业服务。国际期刊方面,曾担任多家国际期刊的编委和审稿专家,如,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Asia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等;任《营销科学学报》的编委和副理事长,《管理科学学报》、《南开管理评论》、《管理工程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管理科学》、《管理学报》、《科学学研究》等期刊的审稿专家。
刘益就是这样一位为人师表,桃李满天下,让中国管理学研究薪火相传的老师;一位研精致思,硕果累累,著作等身的学者;更是一位致力于用理论研究助力管理实践,服务政府与产业、努力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专家。
[名师名片]
刘益,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服务外包创新管理”(IRT13030)带头人、上海市社科创新研究基地“网络营销与服务外包”首席专家、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营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交大-杜克中美全球联合外包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校市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市场学会常务理事、《营销科学学报》编委会委员、副理事长等。